《苹果香》歌词解析:一首歌里的新疆多民族文化
《苹果香》歌词解析:一首歌里的新疆多民族文化
近日,一首名为《苹果香》的歌曲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了人们对歌词背后文化内涵的好奇与探讨。这首歌不仅是一首简单的民谣,更是一幅展现新疆伊犁地区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美丽画卷。
苹果香讲述的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可以寻找根基的一个特定地域。这个地域是汉族哈萨克族和俄罗斯族混居的地方。当然这地方还有其他民族,不过在歌词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红嘴雁啊飞回芦苇随风摆。
河对面的莎吾烈泰,今天在不在。
那年我饮马来到了,你的白毡房。
我曾看到你弹着冬布拉,听过你把歌唱。
单纯的相逢,平凡的晚上。
我就在那个时候啊,傻傻的等到了天亮。
月亮作证,你毡帽上的羽毛。
亲吻着晚风飘啊飘,啊飘到了我的心上。
六星街里还传来,巴扬琴声吗。
阿力克桑德拉的面包房,列巴出炉了吗。
南苑卤香是舌尖上的故事啊。
你让浪迹天涯的孩子啊,梦中回家吧。
儿时的万花筒里,有野鸽在飞翔。
这让我想起二哥,和他心爱的弹弓叉。
湖蓝色的院墙,我生命里的院落
我的妈妈在那里给我的爱,叫我永生不忘啊。
心中有个地方,刻进了你的名字
草原,河谷,月季花香,都是我的歌。
儿时离开你,正逢花开时。
如今往事,远了,模糊了,我却忘不了苹果香。
这里把跟地域和民族文化相关的句子或者词语解释一下,大家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红嘴雁和芦苇荡,这指的是伊犁河。这是一条中国少有的大西洋流域的河流,同时也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河流。在汉书里就记载过伊丽河,事实上跟今天的伊犁河是同一个读音,不过音译的时候选择的汉字不一样。也就是这条河流2000多年来就没有变过名字。伊犁河从伊宁市流过,城郊的河畔到处是芦苇。
莎吾烈泰是哈萨克族的名字。哈萨克牧民都住毡房,相当于蒙古人的蒙古包,但是构造细节和纹样不太一样。内行人一眼就能够看出哪是哈萨克族毡房,哪是蒙古包。但在国内只要提到牧民的毡房,那一定是哈萨克族的。具体就不详细介绍了。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乐器。所以这里体现出了哈萨克族的文化。
六星街是伊犁的几条街的合称,这几条街从一个街心环岛向6个方向放射。这里的故事比较深。简单来说,民国时期倡导六大精神,所以在伊宁市修建了六星街,代表的就是六大精神。这些街道历经沧桑,但是直到今天还在,名称也还没有改变。据说盛世才的老丈人邱宗俊受到六星街的启发,在特克斯县修建了八卦街,整个县城呈八卦布局,整个县城就是一个八卦城。这种布局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阿力克桑德拉是俄罗斯族人的名字。俄罗斯人喜欢吃那种用干果、牛奶、面粉等烤出来的大面包,是长条形的,比一般面包硬。这种面包用俄语叫列巴。这种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在新疆境内,尤其是北疆的一些地区,还有列巴在卖,相比普通面包来说,价格也比较贵,主要贵在干果上面。吃的时候切成片。
巴扬是俄罗斯民族乐器,非常接近于手风琴。俄罗斯人酷爱这种乐器,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他们都喜欢扯手风琴。
湖蓝色的院墙,这是汉族人住的地方。在新疆农村,建筑格局是北方式的,有房子,有院子,院墙和院门起到防风和防盗的作用。但跟内地北方院墙大多数是铁红色不一样,新疆民居的院墙有各种颜色。
歌词里的草原,河谷,月季花,事实上就合成了伊宁市伊犁河畔的景观。伊宁河蜿蜒流过,两岸是牧民放牧的地方。当然事实上在伊犁河的两岸也有很多农田,不过这里集中讲的是牧民生活。月季花在新疆南北疆都有出产,而且开得相当好。月季花和玫瑰比较类似,新疆的一些地方以出产玫瑰而著名,甚至形成了一些玫瑰产业,比如老严最喜欢的玫瑰酱,吃起来满口生香。
看网上的资料,这首歌的演唱者南歌是博尔塔拉的人,这是不属于伊犁州,但又和伊犁州相邻的一个地区。但歌词中的景象讲的是伊宁市,回忆的是自己小时候在伊宁市多民族氛围中的生活。当然主题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这点不用我说,大家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