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诗里的栀子花:从王建到沈周的诗意世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诗里的栀子花:从王建到沈周的诗意世界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9769921_121305618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2A07TXQ00
3.
https://www.sohu.com/a/828779611_121956424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5MBDNEB0521SD3U.html
5.
https://blog.csdn.net/likeylflyi/article/details/1504138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02A02H8Q00
7.
https://m.qidian.com/ask/qiqurxaiqkg
8.
https://www.qidian.com/ask/qgtmiamtubp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24/16/45717289_1124202515.shtml
10.
https://m.qidian.com/ask/qvxiqtuzfen
11.
http://www.isenlin.cn/sf_ECB83A49C292435AA1A68EBF72E1A60B_209_A952252C215.html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栀子花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意象,成为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唐代诗人王建和明代画家沈周,就分别用他们的诗句,为我们描绘出了栀子花的不同面貌。

01

王建笔下的栀子花:乡村生活的见证者

王建的《雨过山村》中写道:“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这是一幅典型的唐代农村生活画卷。诗中,栀子花静静地开放在庭院中,见证了农家妇女们忙碌的日常生活。这里的栀子花,不仅是自然景物的点缀,更是一种平民化的生活象征。与牡丹等“富贵之花”不同,栀子花更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它不张扬、不娇贵,却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绽放出独特的美。

02

沈周笔下的栀子花:文人墨客的雅趣

明代画家沈周的《栀子花诗》则展现了栀子花的另一面:“雪魄冰花凉气清,曲阑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在这首诗中,栀子花被赋予了更加高雅的意象。它如冰雪般晶莹剔透,散发着清凉的气息,在月光的映照下更显精神。这种描写,体现了文人对栀子花纯洁、高雅品质的赞赏。

03

栀子花的多重价值:从实用到文化

栀子花在古代不仅是一种观赏植物,更具有多重实用价值。它的果实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作为染料,用于染色;还可以用来泡茶、制作香料。这些实用价值,使得栀子花在古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应用。

在文化象征上,栀子花常被用来象征纯洁、高雅和坚韧。它的洁白无瑕,象征着君子的品德;它的清香内敛,体现了文人的气质;它在炎炎夏日中绽放,又展现了生命的坚韧。这些文化内涵,使得栀子花在古代诗词中频频出现,成为了文人墨客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

04

从古代到现代:栀子花的文化传承

时至今日,栀子花依然在中国的园林和庭院中绽放。它不仅是一种观赏植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在现代人的心中,栀子花依然代表着纯洁、高雅和坚韧。每年夏天,当栀子花开,那熟悉的香气总会勾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忆,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的雅趣和生活情趣。

通过王建和沈周的诗句,我们看到了栀子花在古诗中的不同面貌。它既是乡村生活的见证者,又是文人墨客的雅趣;既是实用的经济作物,又是文化的象征。这种多重价值,使得栀子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独特的位置,成为了古代诗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