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至进补,科学养生正当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至进补,科学养生正当时!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20A05N7A00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RLT8H70525RS7P.html
3.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1220/c14739-40386534.html
4.
https://wingfuktong.com/%E3%80%90%E5%86%AC%E4%BB%A4%E9%80%B2%E8%A3%9C%E7%A6%A6%E5%AF%92%E6%96%B9%EF%BC%8C%E9%80%B2%E8%A3%9C4%E5%A4%A7%E8%AA%A4%E5%8D%80%E8%A8%AD%E8%A6%81%E9%98%B2%E3%80%91-%E6%9B%BE%E4%BF%8A%E6%9D%B0/
5.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38748
6.
https://heho.com.tw/archives/344879
7.
https://www.ancientwisdomtcm.com/%E5%A4%A9%E7%81%B8
8.
https://gcm.org.tw/blog/winervfy92524/
9.
https://www.uho.com.tw/article-65430.html
10.
https://www.zkszyy.com/index/article/id/4339.htm
11.
https://www.taichangtang.com.tw/news/2024%E4%B8%89%E4%B9%9D%E8%B2%BC%E7%99%82%E7%A8%8B%E9%96%8B%E8%B7%91%EF%BC%81/
12.
https://health.tvbs.com.tw/regimen/351772

冬至,作为冬季的重要节气,标志着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时刻。从中医理论来看,冬至是“一阳来复”的时节,人体阳气开始生发,此时进行科学进补,不仅能帮助我们抵御严寒,还能为来年春天的健康打下基础。

01

传统养生食疗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

这道汤出自《金匮要略》,是冬至进补的经典选择。其配方简单:当归15克、生姜30克、羊肉300克。羊肉性温,能温中健脾、补肾壮阳;当归补血活血;生姜散寒止呕。三者搭配,能起到暖身散寒、滋补气血的作用。

小米粥

小米性温,能温胃、温肝经、温肾经,特别适合慢性胃肠炎、胃下垂、溃疡和身体虚弱的患者。煮粥时可加入大枣、铁棍山药、桂圆等食材,但需注意不要同时加入多种食材,以免影响效果。

黄芪葱白汤

对于容易感冒的人群,可以用黄芪加带葱须的葱白熬水。这个方法适用于容易感冒、经常怕冷怕风、处于感冒前期身体较弱的状态。

薏仁粥

高血脂患者可以选择薏仁粥。50克薏仁加上20克茯苓,既能去湿气又有助于健康。茯苓既是药材又是食材,主要作用是去湿气,适合胖人食用,但瘦人则不宜。

02

膏方调理与三九天灸

冬至后到大寒期间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此时进行膏方调理和三九天灸,能有效提升身体的抗病力。

什么是三九贴?

三九贴是利用辛温香窜、温阳祛寒、逐痰利气的中药制成药饼,敷贴在背部穴位。药物通过皮肤渗透,经络气血直达五脏六腑,能驱除体内寒气,提升阳气。

三九贴的使用方法

三九贴从冬至后开始,每隔9天敷贴一次,一般以4次为一个疗程。2024年的具体时间是:12月30日(一九)、2025年1月8日(二九)、1月17日(三九)。

注意事项

  • 孕妇、2岁以下幼儿、心肺功能严重不足者、皮肤敏感者、发热或咽喉发炎者不宜使用。
  • 敷贴当天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及辛辣食物。
  • 若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移除药饼,并涂抹消炎药膏。
03

现代医学观点:科学进补

现代医学强调,冬至进补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过度进补可能导致肥胖、消化不良、肝病等健康问题。

进补原则

  • 因人而异: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进补方案。
  • 因时制宜:根据季节特点调整进补方式。
  • 适度进补:避免过量,循序渐进。

推荐食材

  • 豆类:如豆桨、豆腐等,搭配山药、莲子、芡实等食材。
  • 滋阴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鸡蛋、红枣、枸杞等。
  • 平补食材:如薏仁、茯苓等,适合暖冬气候。

禁忌

  • 避免过度食用温热性质的食材,如人参、鹿茸等。
  • 有热象的人(如口苦、烦躁)应谨慎食用温补食物。
  • 备孕人群不宜过度进补,应选择平补食材。

冬至进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养生智慧,但科学进补才是关键。在享受传统养生方式的同时,也要结合现代医学的指导,合理选择食材和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建议在进补前咨询专业医师,根据个人体质制定合适的养生方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