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央视版《水浒传》“征方腊”改编引发热议:艺术加工还是原著精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央视版《水浒传》“征方腊”改编引发热议:艺术加工还是原著精神?

引用
观察者网
8
来源
1.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306801&s=fwzwyzzwzbt
2.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144177/
3.
https://weread.qq.com/wrpage/book/share/851872?from=pingshuke
4.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08357/
5.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880087/
6.
https://www.sohu.com/a/757077272_121606025
7.
https://m.qidian.com/ask/qfopeqbamrh
8.
https://www.baike.com/wikiid/5480773948617952966

央视版《水浒传》自1998年播出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其中,“征方腊”章节的改编更是引发了专家学者和观众的广泛讨论。本文将从原著内容、改编手法、专家评价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央视版《水浒传》中“征方腊”部分的改编得失。

01

改编背景与原著内容

央视版《水浒传》是在1973年日版《水浒传》的刺激下决定拍摄的。导演张绍林在改编时,认为原著前40回的人物传记写得精粹,而后60回的群战部分则显得粗糙,因此对后半部分进行了大量改编。

原著中,“征方腊”是《水浒传》的重要章节,发生在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之后。宋江等人接受朝廷招安,被派去征讨方腊。这场战役异常惨烈,梁山军损失惨重,59位头领阵亡,最终虽然平定了方腊起义,但梁山军也元气大伤,为后续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02

改编争议焦点

央视版《水浒传》在“征方腊”部分的改编引发诸多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五虎上将的表现被忽视

原著中,林冲、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这五虎上将是梁山军的主力战将,在征方腊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电视剧中,这些角色的戏份被大幅削减,未能展现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例如,林冲在原著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在剧中却鲜有表现机会。

方腊将领出镜太少

原著中方腊军中也有不少英勇善战的将领,如石宝、邓元觉、庞万春等,他们的存在使得战争更加激烈和复杂。然而在电视剧中,这些角色要么被一笔带过,要么完全省略,导致战争场面显得不够激烈,也削弱了梁山军胜利的含金量。

战争场面的呈现过于简单

原著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细腻而生动,如杭州之战、睦州之战等,都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复杂。然而在电视剧中,这些场面要么被简化,要么直接删除,未能展现出战争的宏大和惨烈。

03

专家和观众评价

对于央视版《水浒传》的改编,专家和观众普遍认为:

  1. 改编力度过大:导演张绍林对原著进行了大量改动,虽然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上有所创新,但整体上偏离了原著的精神内核。

  2. 人物塑造失真:许多重要角色的形象与原著不符,如宋江、鲁智深、李逵等,这影响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和感受。

  3. 战争场面简化:特别是“征方腊”部分,战争场面的简化使得剧情显得不够完整,也削弱了故事的感染力。

  4. 台词和细节错误:剧中存在大量台词错误和逻辑问题,如人物称谓、地理描述等,这些都影响了观感。

04

个人观点

央视版《水浒传》的改编确实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征方腊”部分,对战争场面和人物表现的简化,使得这一重要章节的戏剧张力和历史厚重感大打折扣。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这部电视剧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已经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浒传》的普及,让更多人接触到了这部古典名著。

对于名著改编,我们应该持开放但严谨的态度。改编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央视版《水浒传》的教训告诉我们,改编名著需要更加谨慎,既要保持原著的精髓,又要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