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指南发布!专家详解降压药选择要点
新版指南发布!专家详解降压药选择要点
2024年8月,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高血压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新版指南不仅更新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更首次将中医药治疗纳入推荐方案,体现了我国高血压防控的最新理念和方法。
面对高血压这一常见慢性病,如何选择合适的降压药是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根据新版指南和专家建议,选择降压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药物的有效性、不良反应和是否为长效制剂。
降压药选择三大原则
药物是否有效
高血压需要终身治疗,如果目前使用的降压药能让血压稳定,就没有必要频繁更换。频繁换药反而可能影响血压控制效果。
不良反应是否可控
任何药物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但威胁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如脸红、心率快、腿肿等,通常在服药初期出现,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消失。如果副作用持续且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咨询医生。
是否为长效制剂
长效降压药能更稳定地控制血压,避免血压像“过山车”一样大幅波动。选择长效制剂有助于提高血压控制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最新降压药研究进展
近年来,高血压药物研发取得重要突破。2024年3月,美国FDA批准了近40年来首个全新机制的降压药——阿普昔腾坦(aprocitentan)上市。该药通过抑制内皮素受体,有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为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外,直接肾素抑制剂SPH3127也显示出良好的降压效果。在一项III期临床试验中,该药显著降低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且安全性良好。这些新药的研发进展为高血压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特殊情况注意事项
对于同时需要补充钙的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钙补充剂可能与某些降压药发生相互作用。例如,钙补充剂可能降低钙通道阻滞剂的药效,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时可能增加乳碱综合征的风险。因此,服用钙补充剂时需遵医嘱,定期监测血压和钙质水平。
生活方式调整同样重要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也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新版指南强调,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以及控制体重等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提高降压效果。
高血压治疗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患者应树立长期治疗的观念,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同时积极调整生活方式。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的双重作用,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