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应对:中国股市如何化解美国新关税挑战
理性应对:中国股市如何化解美国新关税挑战
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作为回应,中国政府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
这一轮关税战对中美两国经济和全球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分析,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但这一做法不仅伤害了贸易伙伴,也会增加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风险。历史经验表明,通过加征关税解决贸易不平衡的效果并不成功,反而可能引发贸易战,损害各方利益。
从规模来看,此次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影响相对有限。东吴证券指出,此次加征关税的商品规模仅为180亿美元,是特朗普时期以来最小的一次。而且经过较充分的预期沟通,征税商品也有所选择,对中国经济总量的影响较小。
中国股市对此反应理性。2018年中美贸易战期间,加征关税曾对A股造成较大冲击。但此次市场表现相对平稳,主要原因是:
规模有限:相比过去四轮301关税,此次商品体量偏小,且部分产品存在豁免期。
充分预期:市场已提前消化这一利空消息,投资者对中美贸易摩擦常态化有充分预期。
政策应对:中国政府采取对等反制措施,显示了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增强了市场信心。
多元化出口:中国可通过转出口降低美国关税影响,对经济影响相对较小。
面对中美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专注于自身发展。专家建议:
深化改革开放: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潜力。
调整贸易策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加强与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培育新增长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此次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事件再次证明,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不得人心。中国将继续保持开放姿态,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与更多国家开展平等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