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饮食真的能防肝癌吗?
科学饮食真的能防肝癌吗?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2020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达到91万例,其中中国就占据了超过45%的比例。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科学饮食在预防肝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什么是科学饮食?
科学饮食是指通过合理搭配食物种类、比例和用餐方式等,达到营养均衡、促进健康的目的。具体来说,科学饮食应遵循以下原则:
主食选择: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粮,减少精白米面的摄入。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降低患癌风险。
蔬菜水果: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对预防癌症有积极作用。
肉类选择: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高脂肪的肉类会增加肝脏负担,提高患癌风险。
奶制品: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
能量控制: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合理膳食比例。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为:脂肪20%
30%,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50%~60%。用餐方式:定时定量规律进餐,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推荐早中晚三餐供能比为3:4:3。
限制摄入:少吃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肥肉等高能量食物。减重期间饮食要清淡,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0~25g,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严格限制饮酒,每克酒精可产生约7kcal能量,远高于同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产生的能量值。
饮食习惯与肝癌风险的关系
多项研究表明,饮食习惯与肝癌风险密切相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项永兵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近6万名中国男性中,洋葱摄入量与肝癌风险呈显著负相关。研究显示,洋葱摄入每增加5.54克/天,肝癌风险降低33%。此外,锰元素摄入每增加1.79毫克/天,肝癌风险降低15%。
另一项研究则发现,维生素B3摄入与肝癌风险呈负相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NHANES和UK Biobank数据库的数据,发现维生素B3的摄入与肝癌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维生素B3通过重塑肿瘤微环境来诱导抗肿瘤免疫,激活CD8+ T细胞和M1样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减少粒细胞样髓源性抑制细胞和M2样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相反,高脂肪、高糖饮食则会增加肝癌风险。肥胖和2型糖尿病是肝癌的重要风险因素,而这些疾病往往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如何通过科学饮食预防肝癌?
- 增加护肝食物的摄入:
- 洋葱:富含膳食纤维,能减少肝脏脂肪合成,降低肝脏代谢负担。同时,其中的黄酮醇、二烯丙基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等抗氧化成分,有助于预防肝癌。
- 富含维生素B3的食物:如牛肉、鸡肉、火鸡、鲑鱼、金枪鱼、花生、向日葵种子、燕麦、全麦面包等。维生素B3能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肝癌生长。
- 减少风险食物的摄入:
- 高脂肪食物: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脂肪肝,进而增加肝癌风险。
- 高糖食物:高糖饮食会导致肥胖和2型糖尿病,这些都是肝癌的风险因素。
- 酒精:长期大量饮酒可引发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进而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 发霉食物:含有黄曲霉菌毒素,这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能损害肝脏细胞的DNA。
保持健康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维持健康的体重范围。超重和肥胖会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风险,进而提高肝癌风险。
定期体检:对于有肝癌高风险的人群(例如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携带者,有肝硬化历史的个体),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波检查和血液标志物检测(如甲胎蛋白AFP)可以早期发现肝癌。
科学饮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搭配食物种类、比例和用餐方式等,可以有效降低肝癌风险。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避免不良习惯,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肝脏健康,做好日常防护,携手共筑生命防线,让肝癌远离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