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手脚冷是气血不足,中医讲的气血,到底是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手脚冷是气血不足,中医讲的气血,到底是什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97585

近日,一位王小姐因手脚冰凉就医,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许多人对中医的"气"和"血"存在误解,今天就来详细解释一下中医讲的气血到底是什么。

对"气血不足"的常见误解

误解1:贫血就是气血虚,气血虚就是贫血?

回答:贫血是西医上的概念,气血是中医上的观念,不能简单将二者画等号。气血虚弱可能会导致贫血,但贫血并不等于气血不足,二者有关联但不是同一件事。造成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如缺铁或大量失血等。而气血虚在现代人中更为普遍,长期熬夜、饮酒、饮食不规律都可能导致气血不足。

误解2:靠吃补药就能快速改善气血虚?

回答:硬补可能会带来麻烦。在进补前,应先找靠谱的中医判断气血不足的具体原因。如果是血瘀、气滞造成的气血不足,直接吃补药反而可能有负效果。因此,让身体能够吸收补药是吃补药的前提。

误解3:年轻人不会气血虚?

回答:实际上,许多年轻人由于熬夜、过度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出现气血不足的症状,如头晕、乏力、手脚冰冷甚至心情抑郁。

中医说的气血到底是什么?

简单理解,气血之于人,就好像汽车的燃料一样!汽车有燃料才可以行驶,而气血推动着身体各种生理活动,包括血液的运行、脏腑的功能运作等。具体的看看古籍是怎么介绍气血的。

气血与人体的关系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是人体的根本,气血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是百病发生和变化的根源。

气是什么?

《黄帝内经·素问 · 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认为天地万物都由气构成,人作为万物之一,同样由气构成,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决定了人的生命活动。肺、脾、肾是我们人体与天地之气关系最密切的脏腑。其中包含了先天的肾气,以及肺吸收的天地清气,还有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之气。

血是什么?

《直指方・血荣气卫论》中说:“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在中医思想中,血是由气生化而成,气是血生成的动力和基础,也是血运行的动力。另一方面,“血为气之母”,血又是气的载体,气通过血的流通而在人体发挥作用。中医常会说,心血充足则心气旺盛,肝血充盈则肝气条达。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

如何判断自己的气血状态

《丹溪心法》有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当气血充足的时候,身体和精神都会比较好,做事情精力充沛,会更容易激励和鞭策自己,心态上也会比较乐观,睡眠也好,眼睛有神,面色上是一种中医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的状态,就是说脸色有一种红色和黄色色泽相融合,面色明亮、润泽且有含蓄之美。

当气血不足,气血不畅的时候,就会表现为容易乏力,怕风怕冷,手脚冰凉,免疫力降低,容易感冒、过敏。情绪上易怒或者容易悲伤,只想躺平。容易脱发、失眠,甚至会做抢杀追逃的噩梦。女性会出现月经量减少、经期周期紊乱。严重也会造成贫血。

冬季如何补气血

在这里推荐两个食补方:

  • 三片生姜配3颗大枣,炖煮之后可以起到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红枣平时可以上锅蒸一下再服用,这样不容易胃胀。
  • 10g黄芪+3g西洋参+1g甘草,炖煮泡茶饮用可以起到补肺气利心气的作用,改善口干、心烦的症状,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工作及学习带来乏力的症状。加入甘草,一方面可以改善茶饮的口感,第二可以让参芪补气的功效更加绵长。

补气血之前一定要保证气机顺畅,避免在补气血之前存在气滞血瘀的情况。不然一味的补气养血,可能会存在“上火”的症状,反而不得受补。

本文专家:汪舒云,中医内科学硕士,普陀区中心医院住院规培医师,中医世家出身。硕士期间主要研究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4篇。上海市抗癌协会会员。上海市优秀住培医师。

本文原文来自上观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