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琴:探寻世界音乐中的天籁之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琴:探寻世界音乐中的天籁之音

引用
新浪网
12
来源
1.
https://news.sina.com.cn/sx/2024-09-20/detail-incpumyu7615798.shtml
2.
https://news.cctv.com/2024/07/12/ARTIU3FcqMnvmms0FLlolszO240712.s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4RDIPK60519IKH5.html
4.
https://www.huain.com/article/guqin/2024/0531/2742.html
5.
https://www.huain.com/article/guqin/2024/0704/2787.html
6.
https://www.autohome.com.cn/ask/8714680.html
7.
https://www.cnfyblh.com/exhibition/245.html
8.
https://www.zgmzyq.cn/zh/chinese-musical-instruments/guqin/history/
9.
https://m.zgmzyq.cn/zh/information/the-beauty-of-guqin-tone-melodious-charm-and-profound-artistic-conception-of-the-music-language.html
10.
https://rosy-arts.com/arts/guqin/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5/23/6795100_1136662278.shtml
12.
https://www.huain.com/article/guqin/2024/0515/2699.html

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记忆。其音色纯净悠远,被誉为最接近“天籁之音”的乐器。从宫廷雅乐到文人修身,从古代典籍到现代舞台,古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1

千年传承:古琴的历史脉络

古琴的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但其真正繁荣是在宋代。宋代帝王对古琴艺术的推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宋徽宗赵佶不仅亲自抚琴,还建立了“万琴堂”,搜罗天下名琴。其中,唐代斫琴名家雷威所制的“春雷”琴被宋徽宗评定为“天下第一琴”。在宫廷内设立的“官琴局”,标志着古琴制作开始出现“官斫”与“野斫”之分。

明清时期,古琴艺术进一步普及,民间斫琴弹琴之风盛行。明代皇室宗族如宁王、衡王、益王、潞王等都监制或斫琴,其中潞王按照相同制式规格制琴并编号,总计416张,成为明代古琴繁荣发展的重要历史依据。清代雍正与乾隆也热衷于古琴的品鉴与收藏,雍正甚至将103张古琴送至圆明园进行整理、定级工作。

02

独特音色:古琴的天籁之美

古琴的音色独特,被誉为最接近天籁之音。其音色可分为“清越”和“浑厚”两种,音质则包括“紧实”和“松透”两种。优秀的古琴音色应具备“四善”:雄、宏、松、透,以及“九德”: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

古琴音色的形成与其斫制工艺密切相关。从选材到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最终的音色表现。斫琴师倪诗韵认为,木材的“脆”是最主要的材性标准,木质纤维振动更为充分,振动的能量更为饱满。在制作工艺方面,古琴的“岳山”和“龙龈”的高度是决定其音色至关重要的两部分,因为二者确定了弦高,从而间接影响了古琴是否会出现抗指、煞音等问题。

03

创新发展:古琴的现代传承

在当代,古琴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青年古琴演奏家史文睿在“留白”艺术方面有深入研究。她指出,留白不仅仅是音符间的停顿,更是音乐情感的延伸和深化。通过留白,听众能够在静默中感受到音乐的深层次情感,从而与演奏者建立更深的情感联系。

史文睿在演奏中运用散板和点描技法,创造出独特的音乐空间感。例如,在《墨子悲丝》中,通过不规则混合拍的运用,音乐节奏变得更加自然丰富,表现出复杂的内心情感和音乐的流动性。在《秋鸿》一曲中,通过对大雁南飞的描绘,留白使音乐的情感更为丰富,表达了士人的高远志向和宽广胸怀。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大圣遗音——古琴文化展”也展示了古琴艺术的现代传承。展览以实物加古琴还原演奏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中国古琴文化的魅力。其中,包括晚唐的飞泉琴、南宋的海月清辉、明琴蕉林听雨等9把珍贵古琴。展览特别设置《秋鸿》图谱册为主题的空间,配合演奏视频,向游客展示这套古谱“活化”演奏的成果。

古琴艺术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一代代斫琴师和演奏家的共同努力。西安音乐学院中国琴学研究室的李明忠先生,已主持完成共计108张唐、宋、元、明、清国家级馆所藏琴的抢救性修护。他的女儿李村也继承父业,长期从事古琴教学与研究工作,为古琴艺术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古琴,这门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古老艺术,正在以新的姿态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它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诉说着中华民族对和谐、宁静与自然的永恒追求。在当代,古琴艺术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新的时代,展现新的活力,为世界带来最接近天籁的音乐体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