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的村级债务难题如何破解?
乡村振兴下的村级债务难题如何破解?
“以前,我们村里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闲置的土地和山林租赁,每年也就1万到2万元钱的收入,现在一年分红就有10万元。”湖北省巴东县金果坪乡沙岭村党支部书记胡祥锋的一番话,道出了当地村级债务化解和集体经济发展的显著成效。
金果坪乡曾是典型的偏远贫困乡镇,2008年时全乡14个村村级债务高达231.75万元。然而,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该乡不仅成功化解了村级债务,还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23年,全乡所有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均突破15万元,累计盈余达1000万元。
这一转变背后,是金果坪乡探索联社抱团发展新模式的生动实践。乡财政所所长刘传喜带领团队,指导14个村成立村集体经营公司,通过公益事业、发展产业、盘活优质资源等多种方式盈利。针对各村不同现状,制定个性化发展方案,确保债务化解稳妥有序。
金果坪乡的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村级债务化解提供了宝贵借鉴。当前,村级债务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瓶颈。据统计,全国约有50%的县市存在财政赤字,其中不少债务可追溯至村级层面。村级债务的形成,与我国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下降、地方经济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出压力增大等因素密切相关。
面对这一难题,各地积极探索化解之道。广东省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农村经济纠纷,保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权益。例如,在梅州金某公司销售代理合同纠纷案中,法院适用公司人格否认规则,有效防止股东通过滥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逃避债务,为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在化解村级债务的具体实践中,以下几种模式值得推广:
一是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如金果坪乡通过成立村集体经营公司,发展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实现集体经济增收。二是压缩村级支出,控制行政成本。通过精简村干部职数、规范村级事务开支,减少不必要的费用。三是创新集体经济机制。如成立联合社或采取公司化运营模式,整合资源,提升经营效率。四是健全债务化解机制。通过回收债权、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债务化解。
政策层面的支持也不可或缺。国家应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基层财政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此外,还需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村级债务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通过创新集体经济机制、压缩村级支出、健全债务化解机制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破解村级债务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