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能源汽车OBC电源管理模块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能源汽车OBC电源管理模块解析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26978494_319844
2.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199439/article/details/143643634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02A01AIQ00
4.
https://www.sohu.com/a/833848089_121850794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30/12/60253983_1132697014.s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5/09/49972910_1137575906.shtml
7.
https://aijishu.com/a/1060000000493414
8.
http://www.zgkeji.com/news_xq/1109.html
9.
https://www.auto-testing.net/news/show-123299.html
10.
https://www.elecfans.com/qichedianzi/2712172.html
11.
https://www.auto-made.com/news/show-16083.html
12.
https://i-newcar.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2049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车载充电机(OBC)作为关键部件,其工作原理备受关注。OBC负责将交流电转换为高压直流电给动力电池充电,同时提供多种保护功能以确保电池安全。本文深入解析了OBC的内部构造及其工作流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核心组件如何在新能源汽车中发挥作用。

01

OBC的基本功能与工作原理

OBC,即车载充电机,是电动汽车上用于充电的重要设备。它安装在车辆内部,主要功能是将来自电网的交流电(AC)转换为电池所需的直流电(DC),从而给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充电。它是连接电网和电动汽车电池的桥梁。

OBC的性能参数包括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范围、输出电流范围、效率以及功率因数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充电的速度和效率。

OBC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核心部分:交流转直流(AC/DC)转换和直流转直流(DC/DC)转换。

  1. 交流转直流(AC/DC)转换:
  • 电网的交流电首先经过EMI滤波电路,滤除噪声和干扰。
  • 通过AC/DC转换器(即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 转换后的直流电再通过滤波器去除电压中的纹波,得到稳定的直流电。
  1. 直流转直流(DC/DC)转换:
  • 稳定的直流电通过开关电源进行电压和电流的调整,以满足电池充电的需求。
  • 这一过程可能包括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用于提高电源效率,减少电能损耗。
  • OBC中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与电动车的BMS进行通信,确保充电过程安全、高效。
  • 最终,调整后的直流电通过DC/DC转换器(如LLC模块)输出给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
02

OBC的内部结构与技术特点

OBC由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器) + 隔离DC-DC组成的AC-DC转换器。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实现电网交流电压变为直流电压,且保证输入交流电流与输入交流电压同相位,根据实际设计功率需求的不同,可采用多级Boost电路并联进行扩容;DC/DC实现PFC级输出直流电压变为所需充电电压,实现恒流/恒压充电功能,并保证交流高压侧与直流高压侧的电气绝缘。类似的,根据实际设计功率需求的不同,可采用多级DC/DC电路并联进行扩容。此外,比较常见的DC/DC级电路拓扑有移相全桥和LLC两种。

采用SiC MOS器件的OBC部件系统框图如下:

安森美基于1200V碳化硅的单向OBC的系统框图:

ST的OBC的系统框图:

英飞凌的OBC的系统框图:

从实物拆解图中,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OBC的内部构造:

03

OBC的技术挑战

高功率密度意味着芯片需要在更小的体积内处理更高的功率,容易导致过热问题,影响芯片的稳定性和寿命。

  1. 热管理与散热效率:OBC 的高功率密度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系统的热流密度。功率半导体如 SiC MOSFET 的散热依赖于热界面材料(TIM)的均匀压缩。然而,PCB 翘曲、冷却板变形和 TIM 不均匀压缩可能导致局部过热,最终影响系统性能和寿命。

  2. 机械完整性与结构设计:OBC 中不同组件的机械组装需确保系统的抗震能力和热连接稳定性。TIM 厚度的精确控制以及冷却液路的设计至关重要。例如,若冷却液分布不均,将导致热热点和效率下降。此外,铝制冷却板及其配套支撑结构需要在机械负载和热传导间取得平衡。

  3. 电磁兼容性与电气隔离:现代 OBC 集成了单相和三相 AC-DC 转换功能,其复杂电路拓扑容易引发 EMI(电磁干扰)问题。同时,在提供电气隔离的同时,还需优化热界面的散热性能,尤其是在高压应用中需保证器件的安全性。

  4. 系统集成与仿真难度:芯片需要与其他组件高度集成,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最优布局。然而,不同组件的尺寸、形状和功能需求各异,如何合理安排它们的位置,确保电气连接可靠、信号传输稳定、散热通道畅通,同时满足电磁兼容性(EMC)要求,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04

最新发展趋势

  1. 磁集成技术的应用:磁集成技术在OBC中的应用,可实现体积和成本的优化。目前量产的磁集成产品大致呈以下特点:
  • 以二合一、三合一是主流,其中二合一占比相对较大;
  • 二合一产品中耦合、解耦均有大量应用,耦合集成主要就集中在二合一产品,如LLC电路的变压器+谐振电感集成;
  • 三合一多以解耦集成为主,主要在三相电路的应用,如三相变压器、三相功率电感等;
  • 从电路拓扑结构层面看,则仍以前、后级内部分别集成为主,前后级集成的方案相对较少。
  1. 双向充电功能的发展:部分高级OBC支持双向充电功能,即能够将动力电池组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为外部设备供电,如支持V2L(Vehicle to Load)、V2G(Vehicle to Grid)和V2H(Vehicle to Home)等应用。

  2.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随着技术进步,OBC将在提高电动汽车充电效率和能源管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推动行业向更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