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滩到网红:宁波梅山湾的生态蝶变
从荒滩到网红:宁波梅山湾的生态蝶变
冬日的宁波北仑梅山湾畔,成群的候鸟在水面翩翩起舞,为追寻鱼群不断变换着停栖水域。岸边,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调研组成员不停地举起手机拍照,连连赞叹:“通过生态修复和数字化治理,‘荒滩’变‘网红’,这种创新举措值得借鉴。”
从荒滩到网红:梅山湾的生态蝶变
梅山湾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梅山岛东部的一个天然海湾,也是宁波梅山湾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域。这里三面环山,形成独特的“静海狭长水道”,总长约11.5公里。然而,十多年前的梅山湾却是一片“涨潮黄沙水,落潮满目泥”的景象。
2012年,梅山水道工程开建,通过在海湾一南一北筑起两座大坝,隔离内湾与外海,大坝间的水域没有了洋流的干扰,海水逐渐回归澄清,形成了长三角唯一的近海蓝色海湾。然而,新问题随之产生。梅山湾集雨面积有近70平方公里,每到台风天,大量雨水涌入湾内,打破了水体的盐度、温度平衡,对附近的动植物造成影响。再加上沿岸农田、养殖场排放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极易引起藻类暴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16年,北仑启动“梅山湾综合整治工程”,联合宁波海洋研究院,对梅山湾水质调控开展了长期跟踪研究,创新摸索出一套针对性措施:
- 在水道的重点区域,试点投放25处、共计9200多平方米的生态浮床,浮床上方种植海马齿等耐盐植物,浮床下方吊笼内养殖贝类,净化水质,减少赤潮发生。
- 严格整改提升海湾两岸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关停32家畜禽养殖场,规范63个入海排口,有效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排放。
经过持续的生态修复,梅山湾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如今,湾内鱼、虾、贝、藻、鸟等主流生物有80余种,每年吸引1万多只候鸟来此过冬,其中不乏黑脸琵鹭、黄嘴白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身影。一幅“水清滩净、鱼鸥翔集”的水墨画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网红打卡地的崛起:生态与旅游的完美融合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梅山湾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知名的滨海度假胜地。这里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配备了丰富的旅游设施和活动:
- 梅山湾沙滩公园:作为华东最大的人工沙滩,公园内设有广场区、公共游乐区、水上娱乐区及沙滩排球场等,提供沙地摩托、皮划艇等多种娱乐项目。
- 万博鱼游艇会:集游艇体验、帆船培训、海上婚礼策划等于一体,是国内首个开放式游艇文化主题休闲度假综合体。
- 宁波国际赛道:拥有全球首个经国际汽联和国际摩联双认证的赛道,全长4.01公里,承办过多场高级别赛车赛事。
- 空中游览:游客可乘坐直升机俯瞰整个梅山湾及东方大港的壮丽景色。
据统计,近年来梅山湾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在节假日和周末,更是吸引了大量来自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社交媒体上,关于梅山湾的打卡照片和游记层出不穷,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生态修复与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
梅山湾的成功经验表明,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通过科学的生态修复措施,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质量,还能提升旅游吸引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反过来,旅游收入的增加又可以为持续的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宁波梅山湾省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1-2035)》已获批复,未来将重点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的综合效益提升,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可以预见,未来的梅山湾将以更加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旅游产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重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