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洋经济新动向:绿色石化崛起
舟山海洋经济新动向:绿色石化崛起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东海研究院和中共舟山市委党校联合发布《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4)》。报告显示,舟山市正着力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入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985”行动,其中绿色石化产业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绿色石化产业引领发展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五年内从无到有,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根据报告,舟山将绿色石化产业作为九大现代海洋产业链的重点发展方向,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然而,当前舟山绿色石化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报告显示,产业存在结构单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舟山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技术研发、加强区域协同、推进绿色发展以及引进高端技术人才。
交通基建支撑海洋经济
在建的甬舟铁路是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支撑。该铁路全长76.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建成后将结束舟山群岛不通铁路的历史。其中,金塘海底隧道是控制性工程,全长16.18公里,采用盾构法施工区段达11.21公里,是世界最长的海底高铁隧道。
目前,金塘海底隧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据中铁十四局项目负责人介绍,隧道宁波侧已完成4940米的建设,需要面对24次频繁且差异极大的软、硬地层交替变换。盾构机“甬舟号”以日均6至8米的速度持续掘进,预计上半年将进入地质更为复杂的海域段施工。
多元产业协同发展
除绿色石化产业外,舟山还在积极发展船舶与海工装备、港口航运等重点产业。作为浙江省重要的船舶海工装备研制基地,舟山已形成集船舶建造、修理、拆解、海工装备制造及船配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宁波舟山港未来将形成“一港、两核、二十区”的总体空间格局,预计到2035年货物总吞吐量将达18亿吨。港口将重点发展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并注重绿色安全发展。
总体来看,舟山海洋经济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深入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985”行动,舟山正朝着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稳步前进,在国家海洋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