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火鸡养殖:如何预防念珠菌病?
夏季火鸡养殖:如何预防念珠菌病?
夏季是火鸡养殖的关键时期,也是念珠菌病的高发季节。这种疾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播,幼龄火鸡尤其易感。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病,养殖户需要了解其症状、传播途径以及科学的防治方法。
念珠菌病的病因与症状
念珠菌病,又称霉菌性口炎或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霉菌病。这种病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在健康畜禽及人的口腔、上呼吸道和肠道等处寄居。火鸡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羽毛蓬松、精神萎靡、发育不良等症状。在患病火鸡的口角、眼睑可见痂皮样病变,有的舌面坏死、溃疡,吞咽困难,有腹泻症状的病火鸡会逐渐消瘦,死前出现痉挛等神经症状。剖解后发现,嗉囊肿胀,表面呈灰白色,粘膜增厚、有圆形溃疡,溃疡处可见灰黄色或白色的易剥落坏死物和假膜性斑块。
科学预防措施
保持舍内干燥通风:梅雨季节很容易发生真菌病,这与空气潮湿导致的垫料、饲料发霉变质有直接关联。因此必须改善养殖条件,做好通风和除湿工作,保持舍内干燥,搞好环境卫生,降低火鸡念珠菌病的发病率。
定期消毒:在发病期间,可采用硫酸铜(0.1%)溶液进行鸡舍消毒,每天1次。同时可在水中混入0.05%比例的硫酸铜供患病火鸡自由饮用。在雨季,在火鸡饮水中加入0.02%结晶紫,每周2次;也可用3%~5%的来苏儿溶液对鸡舍、垫料进行消毒,可有效杀死该菌。
加强饲养管理:日常还是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做好防病工作,避免过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火鸡消化道菌群失衡,抵抗力降低。特别要注意防止饲料霉变,不用发霉变质饲料。
及时治疗方案
在确诊火鸡发生念珠菌病后,首先要查找发病原因。结合火鸡的全天饮水量,在饮水中加入含盐酸特比奈芬的真菌消纳米乳进行治疗,添加量为2 000 kg水中加入1瓶500 mL的浓缩真菌消纳米乳,分别在上午、下午进行一次,连续使用1周;该菌对制霉菌素和克霉唑比较敏感,可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50~100 mg制霉菌素或300~500 mg克霉唑,连用1~2周也有不错的效果。对有口腔溃疡的涂抹硼酸和碘甘油。病情较为严重的火鸡要挑出进行单独饲养和治疗,治疗时间要适量延长,并补充营养和补喂适量的维生素,促使其快速恢复。
实际案例分享
某养殖场2021年7月3日进雏火鸡1 000只,在19日龄发现火鸡群存在采食时间延后情况,采食量降低明显,同时个别火鸡出现腹泻,可见其后腹部羽毛处沾染稀粪,每日死亡数在10只内。通过剖检发现,在患病火鸡食道、咽部、口腔粘膜处存在溃疡和黄色斑块病变,嗉囊皱褶加深、粘膜厚度增加,在嗉囊粘膜表面有褐白色的疏松坏死物和圆形隆起的白色溃疡灶,表面剥落明显,同时存在腺胃表面粘膜出血、溃烂的肌胃角质层出血;结合触片染色镜检可以观察到卵圆形、革兰氏阳性的酵母样菌丝体和孢子体,初步确定为念珠球菌感染。开展分离鉴定和动物接种试验,最终确定该养殖场的火鸡感染了念珠菌病。
在治疗过程中,该养殖场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及时清理更换受潮的垫料,清除变质饲料,紧急调入新饲料进行更换,有效缓解火鸡念珠菌病的病情恶化。结合火鸡的全天饮水量,在饮水中加入含盐酸特比奈芬的真菌消纳米乳进行治疗,添加量为2 000 kg水中加入1瓶500 mL的浓缩真菌消纳米乳,分别在上午、下午进行一次,连续使用1周;该菌对制霉菌素和克霉唑比较敏感,可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50~100 mg制霉菌素或300~500 mg克霉唑,连用1~2周也有不错的效果。对有口腔溃疡的涂抹硼酸和碘甘油。病情较为严重的火鸡要挑出进行单独饲养和治疗,治疗时间要适量延长,并补充营养和补喂适量的维生素,促使其快速恢复。治疗后,火鸡病情得到显著改善,采食时间缩短、精神旺盛且排便正常。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及时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方案对于控制念珠菌病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提醒广大养殖户,在夏季高温多雨的环境下,一定要加强日常管理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结语
夏季火鸡养殖中,念珠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上述措施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优化养殖条件:梅雨季节很容易发生真菌病,这与空气潮湿导致的垫料、饲料发霉变质有直接关联,因此必须改善养殖条件,做好通风和除湿工作,保持舍内干燥,搞好环境卫生,降低火鸡念珠菌病的发病率。尤其是遇到长时间下雨,一定要勤检查垫料和饲料,避免发生霉变。
保证诊断及时性:对疑似感染念珠菌病的火鸡,要在发病初期结合临床症状和剖解变化进行快速诊断,避免念珠菌病在群中蔓延。
日常管理:日常还是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做好防病工作,避免过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火鸡消化道菌群失衡,抵抗力降低。特别要注意防止饲料霉变,不用发霉变质饲料。
免疫力提升:本病会造成免疫抑制,在治疗时可以结合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这样会增强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
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保障火鸡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