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发表:通心络胶囊治疗颈动脉斑块获重大突破
《Nature》子刊发表:通心络胶囊治疗颈动脉斑块获重大突破
2019年,一项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领衔的研究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子刊《科学报告》上发表,该研究首次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了中药通心络胶囊在治疗颈动脉斑块方面的显著疗效。
研究发现:延缓斑块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
研究共纳入1212例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结果显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延缓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指数的进展。具体而言: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减少0.01毫米
- 斑块面积平均减少2.69平方毫米
- 血管重构指数平均降低0.17
更值得关注的是,通心络胶囊还能延缓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首发时间,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特别是减少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率。
临床意义:提供全新治疗选择
颈动脉斑块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目前,西药治疗主要依靠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余风险。通心络胶囊的这一研究成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或他汀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机制研究:多靶点综合调控
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显示,通心络胶囊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 调节血脂代谢,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抗炎抗氧化,抑制斑块内炎症反应
- 促进斑块纤维帽增厚,稳定易损斑块
中医药创新:走向国际的里程碑
这一研究成果的发表,标志着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它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更为中医药的国际化推广提供了有力证据。正如研究者所言:“这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未来展望:中医药的广阔前景
近年来,中医药在国际医学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从青蒿素治疗疟疾到针灸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再到此次通心络胶囊研究成果的发表,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成果正在获得国际认可。这不仅体现了中医药的独特价值,也展示了其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这一突破性研究不仅为颈动脉斑块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更为中医药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它证明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能够产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创新成果,也为其他中医药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随着更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中医药必将在全球健康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