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与绿色的完美融合:哈尔滨亚冬会的创新实践
简约与绿色的完美融合:哈尔滨亚冬会的创新实践
2025年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作为北京冬奥会后中国承办的又一重大国际冰雪盛事,本届亚冬会吸引了3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运动员参与,整体规模创历届之最。在“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指导下,哈尔滨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
简约办赛:旧场馆焕发新生机
本届亚冬会的场馆建设充分体现了“简约”理念。所有冰上项目场馆均利用原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没有新建场馆。以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速滑馆为例,这座始建于1995年的场馆经过改造,不仅焕然一新,还提升了节能水平。
在改造过程中,组委会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哈尔滨冰球馆在改造中采用了装配式结构用房,这种设计既便于拆卸和重复使用,又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同时,场馆内部装修大量采用铆钉结合方式,避免使用胶粘剂,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科技创新为简约办赛插上了科技翅膀。哈尔滨冰球馆在制冷系统改造中,将传统的氟利昂制冷剂更换为更环保的R134A制冷剂,不仅提高了制冷效率,还减少了对臭氧层的破坏。此外,场馆还对照明、除湿等系统进行了智能化升级,实现了能耗的精细化管理。
绿色办赛:清洁能源点亮冰雪盛会
本届亚冬会的一大亮点是实现了100%绿电供应。赛事期间,所有场馆将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这在中国冬季运动赛事中尚属首次。据统计,赛前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实施了170项亚冬会配套电网补强工程,确保绿色能源的稳定供应。
在场馆改造中,环保理念贯穿始终。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速滑馆在屋面改造中,将原有的玻璃采光带面积从数千平方米缩减至400多平方米,既保证了自然采光,又提升了保温效果。同时,场馆建立了环保材料白名单制度,所有改造材料均经过严格环保检测,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科技创新为绿色办赛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速滑馆的改造中,采用了新型铝镁锰材质作为屋面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能有效降低能耗。同时,场馆还加装了热能回收装置,将制冷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转化为可用能源,进一步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冰雪经济
科技创新不仅体现在场馆建设中,更渗透到了赛事的方方面面。在亚冬会官方特许商品旗舰店,一系列充满科技感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采用石墨烯发热技术的贺岁公仔。这种新材料不仅为使用者提供了温暖,更象征着黑龙江作为中国石墨资源大省,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积极探索。
此外,智能机器人也在赛事服务中大显身手。在旗舰店中,两只会唱歌、跳舞的机器人——“滨滨”和“妮妮”,以其灵活的动作和生动的表情赢得了游客的喜爱。这些智能设备不仅提升了赛事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赛体验。
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实践,为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简约”与“绿色”的完美结合,不仅确保了赛事的精彩呈现,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创新理念和实践,必将在未来的体育赛事中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