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晚机器人"不穿裤子"引热议: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晚机器人"不穿裤子"引热议: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创新

引用
证券时报网
12
来源
1.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514114.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58503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59618
4.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5_01_29_763566.shtml
5.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05/doc-ineikpar5580622.shtml
6.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4A05SG900
7.
http://ent.people.com.cn/n1/2025/0130/c1012-40410995.html
8.
https://finance.sina.cn/2025-02-02/detail-ineianux9194459.d.html?vt=4&cid=76675&node_id=76675
9.
https://www.cssn.cn/ysx/ysx_yhgl/202501/t20250130_5842909.shtml
10.
https://sj.cnwnews.com/yule/2025/0129/19657.html
11.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5/01-29/10361435.shtml
12.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5/01-29/10361487.shtml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一群身着红绿大花袄的机器人表演了创意融合舞蹈《秧BOT》,迅速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然而,这些机器人"不穿裤子"的设计引发了网友的好奇和调侃。这一看似简单的细节,实则蕴含着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巧思。

01

机器人"不穿裤子"的真相

在《秧BOT》节目中,16个机器人身着红绿大花袄,手持红手帕,动作整齐划一地表演扭秧歌、丢手绢等动作。这些机器人由杭州宇树科技研发的H1型号机器人担任,每个机器人都配备了高精度3D激光SLAM自主定位和导航系统、多智能体协同规划系统等先进技术,确保动作精准稳定。

关于"不穿裤子"的讨论,春晚服装总设计师陶蕾透露,最初确实考虑过给机器人穿裤子,但经过测试发现,裤子会与机器人的关节发生冲突,影响其行走和表演效果。此外,设计团队认为,直接展示机器人腿部的机械结构更能体现科技感,因此最终决定放弃裤子的设计。

02

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秧BOT》节目的成功,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体现,更是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典范。机器人表演融合了东北秧歌这一传统艺术形式,通过AI驱动的全身运动控制技术,实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这种融合创新不仅体现在机器人表演中,整个春晚节目都在积极探索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例如,开场视觉秀《迎福》将打铁花、剪纸等16种非遗项目与AR、裸眼3D等科技手段相结合;创演秀《栋梁》则通过XR+数字孪生技术,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建筑之美。

03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

《秧BOT》节目的成功,也反映了我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进步。近年来,多家科技企业相继实现人形机器人小规模量产。例如,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已开始批量交付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特斯拉也宣布将于2025年开始限量生产Optimus机器人。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将在2027年突破20亿美元,2024年至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4%。这一趋势表明,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未来有望在工业、服务、家庭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4

结语

从春晚舞台上的"不穿裤子"引发热议,到机器人表演展现的科技实力,再到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我们见证了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正如春晚导演组所展现的创新精神,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创新,为观众带来更多惊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