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团圆背后的“长长久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团圆背后的“长长久久”
引用
CSDN
等
9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368437/article/details/137957974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8A093VP00
3.
https://www.sohu.com/a/853302138_120991886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7A03PAR00
5.
https://www.ruiwen.com/wenxue/shuidiaogetou/411722.html
6.
http://www.lubanyouke.com/20682.html
7.
https://www.qidian.com/ask/qbphvgtgtrh
8.
https://www.qidian.com/ask/qenurycycbp
9.
https://www.ruiwen.com/wenxue/shuidiaogetou/574327.html
丙辰年的中秋之夜,密州太守苏轼独自一人把酒问月。此时的他,已经与弟弟苏辙分别七年,相隔千里,音信难通。面对一轮明月,苏轼心中涌起无限感慨,挥毫写就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的开篇,苏轼以一个突发奇问,展现了他对宇宙人生的深深思考。他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最终决定留在人间,与月光共舞。
下阕中,苏轼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开始思考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意识到这如同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是自然的规律,古来难全。于是,他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希望所有离别之人都能健康长寿,共享这轮明月的光辉。
“婵娟”一词,本指美丽的女子,最早见于《楚辞》。唐代以后,它被用来比喻月亮,成为诗人们寄托情感的重要意象。苏轼在这里用“婵娟”代指月亮,不仅描绘了月色的柔美清澈,更寄托了他对弟弟苏辙的深深思念。这种思念,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成为一种永恒的情感纽带。
苏轼的《水调歌头》之所以被誉为中秋词的绝唱,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文关怀。词中展现了苏轼从个人的离愁别绪中跳脱出来,达到一种豁达超然的人生境界。他告诉我们,虽然人生难免有缺憾,但只要心怀美好,就能在有限的时光中寻找到永恒的慰藉。
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意境、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它不仅是苏轼个人的情感抒发,更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记忆中关于中秋、关于团圆、关于“长长久久”的最美诠释。
正如《苕溪渔隐丛话》所言:“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千年来无数人的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如何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与正义?这种公平与正义的维护有哪些措施?
黄金跌破3000美元关口,因美元主导地位增强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
视频调色技术详解:从基础工具到Log色轮应用
十部必看励志电视剧,总有一部触动你的心灵
春节档电影中国视觉特效技术引发关注——国产电影很炫很震撼(探访)
强化学习基础教程:基本概念、定义、要素及方法分类
央视把22部典籍拍成了穿越剧,看完我格局都打开了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中走出来
道路交通目视化管理:提升城市交通流畅性与行人安全保障
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股票会涨吗?一文读懂控制权变更与股票转让
网页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如何运用色彩理论提升美感
如何维护你的职场权益?掌握这12条劳动法知识!
Cinema 4D显卡渲染使用指南
刺青后保养全攻略:5个关键技巧助你保持完美图案
混凝土的分类及其特点:从胶凝材料到强度等级的全面解析
【名句赏析】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出处|原文|注释|作者
哔哩哔哩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UP主:入门到进阶全攻略
量子安全通信技术前瞻:未来高防服务器的防御革命
寝室长职责与角色定位研究
道士为什么不能吃牛肉?
不容忽视的“手部危机”——腱鞘炎!教你几招有效预防!
探讨历史真相:李陵事件的多角度解读
关于助听器堵耳效应的重新思考
耳机里的声音为什么会有方向感?
努力与天赋: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孤独思绪:如何打破内向与社交恐惧的藩篱?
PPT视频导入指南:3步操作与格式要求
个税申报后发现有错误,如何更正?
初入《艾尔登法环》新手指南帮你快速解锁体验真正游戏乐趣
智能巡检系统助力识别骑电动车不戴头盔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