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首都医科大学解析肝纤维化新进展:从肌成纤维细胞到新型治疗靶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解析肝纤维化新进展:从肌成纤维细胞到新型治疗靶点

引用
中国科学院
8
来源
1.
http://www.simm.cas.cn/web/jgsz/gjsbjyjzx/xyyj/kydt_170104/202403/t20240306_7017165.html
2.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8/info93008.htm
3.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8/info93482.htm
4.
http://www.szsdsrmyy.com/kxyj/kydt/content/post_1477958.html
5.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ac778382399d.html
6.
http://www.cnsld.org/info/2194.jspx
7.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a58938d8a77ef1593bb6e8f830860ed0
8.
https://www.cloud-clone.cn/topic/202402260852254458.html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修复反应,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滥用、脂肪肝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等终末期肝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在肝纤维化研究领域持续领跑。该中心近期发布的重要研究成果,详细探讨了肌成纤维细胞的来源、免疫调节、自噬以及表观遗传调控等多个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新的抗纤维化治疗方法。这些发现不仅为临床提供了潜在的新治疗策略,也为未来药物研发指明了方向。

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肌成纤维细胞扮演着关键角色。当肝脏受损时,静息态的肝星状细胞(HSC)会迅速活化增殖成肌成纤维细胞,成为肝脏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分泌细胞。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团队等研究发现,从中药牛膝中分离出的菊粉样寡糖ABWW可通过调节FAK/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HSC活化,从而改善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这一发现为靶向HSC活化治疗肝纤维化提供了新的寡糖活性结构。

在治疗靶点方面,中山大学尹胜/郭剑平研究团队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该团队通过对大戟科二萜类化合物库进行高内涵筛选,获得了具有强效抗肝纤维化活性的惕各烷型二萜小分子DP,并确定了其直接作用靶点载脂蛋白L2(APOL2)。研究显示,DP在10 μM浓度下能够将纤连蛋白水平降低96.7%,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在小鼠模型中,DP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减轻肝脏炎症浸润水平、肝细胞损伤水平和纤维化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DP通过抑制APOL2来发挥抗纤维化作用,而APOL2主要在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诱导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正相关。这一发现为肝纤维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候选化合物,并确认了APOL2是抗肝纤维化的一个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这些研究进展为肝纤维化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深入理解肌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机制和发现新的治疗靶点,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更有效的手段来逆转或阻止肝纤维化的进程。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试验的推进,这些发现有望转化为实际的治疗方案,为肝纤维化患者带来福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