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流失海外的国宝:《女史箴图》的百年沧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流失海外的国宝:《女史箴图》的百年沧桑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6397734_121123848
2.
https://www.sohu.com/a/842980365_121455647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60810
4.
https://www.sohu.com/a/825989153_120128619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06A03RMD00
6.
https://www.sohu.com/a/801779838_488387
7.
https://www.sohu.com/a/806121532_101025
8.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12/15/WS675e2631a310b59111da8db2.html
9.
https://m.sohu.com/a/829767203_523187/?pvid=000115_3w_a
10.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2QOOSM0530WJTO.html
1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8A06NV400
12.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e6422388b1164f7abd181b6876e78f30!!wm_id=61c6004d8a084be0892891aa22a62428

在英国大英博物馆的库房中,静静地躺着一幅被誉为“中国画的老祖宗”的珍贵画作——《女史箴图》。这幅画作不仅是现存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叙事题材绢本画,更承载着中国绘画艺术的开篇之重。然而,这幅国宝级文物却在1899年被英军上尉约翰逊盗抢,随后以区区25英镑的价格被大英博物馆收入囊中,开始了它在异国他乡的坎坷历程。

《女史箴图》的原作者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他被后人誉为“中国画祖”。这幅画作根据西晋大臣张华的《女史箴》诗文创作,通过12个场景展现了历代贤明后妃的光荣事迹,旨在告诫宫廷女子如何尊崇妇德。画作采用顾恺之独创的“高古游丝描”技法,线条细如蚕丝,将人物的面容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开创了中国绘画重线条的艺术传统。

然而,这幅珍贵的画作在大英博物馆的经历却令人痛心。由于早期的不当保存,画作曾被切割成数块并装裱在木板上,导致绢本画的自然纹理遭到破坏。虽然中国专家的及时介入阻止了进一步的损害,但那些已经造成的破坏却无法挽回。如今,这幅画作每年只能展出少于两次,以避免光线对其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对比法国归还中国文物的案例,不禁让人思考《女史箴图》的归还可能性。2015年,法国归还了32件来自甘肃省大堡子山遗址的金饰片,这批文物从1993年流失到2015年回归,历时10年追索。这一案例为流失文物的归还提供了积极的范例,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文物归还问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文物的流失与归还,不仅仅是简单的物权转移,更牵涉到文化认同、历史记忆和国际关系等复杂因素。《女史箴图》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开篇之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艺术传统。它的流失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文化传承的断裂。正如南京原创古典舞《思乡切·女史箴图》所表达的那样,这幅画作承载着深深的乡愁和文化归属感。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流失文物开始踏上归乡之路。这些文物的回归,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女史箴图》的归还之路虽然艰难,但正如法国归还金饰片案例所展现的,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国际合作,流失文物的回家之路并非遥不可及。

文物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它们的流失与归还,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女史箴图》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开篇之作,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不言而喻。我们期待着这幅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珍贵画作,能够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重新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