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罐罐茶:一杯茶里的西北风情
陇上罐罐茶:一杯茶里的西北风情
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4282号,有一所特殊的学校——甘肃五福茶艺职业培训学校。这所成立于2003年的学校,不仅是甘肃省唯一一家专业的茶学类职业培训学校,更是西北地区茶艺文化的传承基地。在这里,校长徐文霞正带领着她的团队,将一项古老的茶艺——罐罐茶,传承给新一代的年轻人。
罐罐茶:千年的文化传承
罐罐茶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以前,其煮茶法与少数民族奶茶习俗有深厚渊源。据记载,西汉时期茶叶已作为重要商品通过丝绸之路传播,河西走廊一带的少数民族将其融入日常生活,罐罐茶可能由此逐渐形成。
一罐好茶的诞生
制作一罐正宗的罐罐茶,需要精心挑选茶叶和配料。通常选用的是甘肃本地的绿茶或红茶,搭配红枣、桂圆、枸杞等滋补食材。徐文霞校长介绍道:“选茶是第一步,茶叶的品质直接影响茶汤的口感和香气。我们一般选择春茶,因为它的香气更浓郁,口感更醇厚。”
接下来是烤制配料。将红枣、桂圆放在火炉上慢慢烤制,直到表面微微焦黄,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火候的掌握是关键。
然后是煮茶。将处理好的茶叶和配料放入特制的小砂罐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在火炉上慢慢熬煮。这个过程需要多次加水,反复熬煮,让茶叶和配料的香味充分释放。徐文霞校长说:“这个过程最考验茶艺师的技艺,火候的大小、加水的时机都会影响最终的口感。”
一方水土一方茶
在甘肃的不同地区,罐罐茶有着不同的风味和特色。
在定西,人们习惯在清晨煮一罐热腾腾的罐罐茶,搭配油饼或蒸馍,享受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光。这里的罐罐茶讲究的是一个“早”字,当地人认为,清晨的第一罐茶最提神醒脑。
在陇南,茶饮种类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清茶,还有独特的炒茶。炒茶需要在锅中加入香料,如八角、桂皮等,与茶叶一起炒制,最后再加入热水煮沸。这种茶饮香气独特,口感层次丰富,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在天水,罐罐茶则承载着更多的文化意义。这里曾是宋代“茶马互市”的重要节点,罐罐茶不仅是日常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2020年,天水罐罐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代表。
从传统走向现代
在现代社会,罐罐茶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着它的魅力。小罐茶品牌的创始人杜国楹,就是一位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商业模式完美结合的典范。他创立的小罐茶品牌,不仅注重茶叶的品质,更关注年轻人的饮茶体验。杜国楹说:“中国茶要走向全世界,需要关注年轻人的‘第一口茶’,原叶茶是最擅长的地方。”
在甘肃五福茶艺学校,徐文霞校长也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罐罐茶。她开设了茶艺精修班、应用型创业班等多个课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徐文霞说:“我们不仅要传承传统技艺,更要让这些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罐茶,一份情
在西北农村,罐罐茶不仅是日常饮品,更是一种社交方式。人们围炉而坐,边喝茶边聊天,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外游子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喝上一罐家乡的茶,那份熟悉的味道,仿佛在诉说着对家乡的思念。
2024年5月,在荷兰海牙举办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中,徐文霞用她与罗良大师联袂共创的“茶和天下”马家窑彩陶罐罐茶茶具,向荷兰友人展示了中国茶的独特魅力。那一刻,罐罐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成为了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从古至今,罐罐茶承载着西北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它不仅仅是一罐茶,更是一份乡愁,一种文化,一段历史。在现代社会,它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续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