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传统文化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以故宫“零废弃”项目为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传统文化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以故宫“零废弃”项目为例

引用
新华网
5
来源
1.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380f716a44f2156d1ce131db035aae24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18A05YOI00
3.
http://sscp.cssn.cn/xkpd/gj/202408/t20240802_5768623.html
4.
https://www.cenews.com.cn/special.html?cid=7437
5.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6007

2020年1月,故宫博物院启动“零废弃”项目,采用科学精细的废弃物管理方式,持续追求“将填埋、焚烧处理方式的废弃物减少至无限趋近于零”的愿景。4年多过去,该项目已颇见成效。故宫博物院的“零废弃”项目,不仅是一个环保行动,更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完美融合。

01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这些思想为现代环保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

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美国耶鲁大学环境学院高级讲师玛丽·伊芙琳·塔克指出,儒家的宇宙观以“气”为基础,认为宇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人应该与自然的节律相协调。这种整体宇宙观扩大了我们对伦理领域和道德关切的认识范围,让我们能够欣赏所有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

道家则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理念,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人为干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霞认为,道家的“身体化宇宙观”将个人、社会与自然视为同构关系,主张“天地大人身,人身小天地”,通过修炼实现天人合一。这种生态哲学思想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价值,还能增强人们对自然的责任感。

02

传统文化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故宫博物院的“零废弃”项目,正是传统文化理念在现代环保中的生动实践。

项目启动以来,故宫博物院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废弃物分类管理制度。通过重新布局垃圾桶、优化回收流程,开放区的垃圾桶数量从310组减少到110组。在园林废弃物处理方面,箭亭广场的生态堆肥花坛成为典范,通过堆肥箱、蚯蚓塔等设施实现资源化利用,为鸟类、蝴蝶等提供栖息地。

更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博物院开发了40余款环保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均由回收材料制成,如塑料瓶制成的丝巾、落叶枝条制成的手环等。据统计,2021年6月至2024年1月,已有6万余只塑料瓶被制成环保文创产品,相当于减少1.72吨二氧化碳当量。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环保行动,故宫博物院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公众教育活动。例如,“零废弃游览”青少年生物多样性学习活动,以及各种线上线下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直接带动约3000位工作人员、4万名导游、2100万人次观众和1.58亿人次公众加入到共建行动中。

03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故宫博物院的“零废弃”项目,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环保的完美结合。正如项目负责人所说:“‘零废弃’理念与中国古人‘敬天惜物’的哲思一脉传承。”紫禁城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个生态智慧的结晶,其顺应自然、可持续性的设计理念,无不彰显着古人的生态智慧。

在当今世界面临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双重挑战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它不仅是一种历史遗产,更是一种活生生的智慧,能够为现代环保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正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

让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古老的生态智慧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繁荣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