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创新低,股市迎来新机遇?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创新低,股市迎来新机遇?
2025年2月,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1.62%的历史新低,这一数据不仅低于2002年1.71%的历史最低点,更是刷新了22年来的最低纪录。这一罕见现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股市将如何表现?投资者又该如何把握其中的投资机会?
创新低背后:供需失衡与政策调控
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低迷,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显著变化。一方面,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的宽松环境推动了债券市场的持续走牛;另一方面,岁末年初政府债券供给力度较小,加之机构投资者提前配置2025年行情,导致国债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
为遏制国债收益率过快下行,央行于2025年1月宣布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这一举措释放出监管层调节债市供求关系、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东方金诚研发部执行总监冯琳表示,受此影响,短期内国债收益率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
资金流向:债市低迷与股市机遇
历史数据显示,国债收益率与股市表现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短期内,较高的国债收益率会通过提高贴现率、增加借贷成本等途径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当国债收益率降至历史低位时,情况则可能截然不同。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当前市场对于“货币适度宽松”存在抢跑之嫌,这可能导致债市过度拥挤。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资金可能会从债市转向股市,寻求更高的风险收益比。中信证券研报也认为,利率下行和政策宽松将有利于资金进入股市,为股市带来新的机遇。
股市展望:震荡中孕育机会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傅静涛认为,2025年A股市场将呈现两阶段特征:第一阶段以2024年底的政策转向为起点,风险偏好提升带动市场活跃;第二阶段则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启动,成为真正的大级别上涨行情的起点。
从市场风格来看,2025年主动管理型基金可能迎来转机。傅静涛指出,新景气机会的确立通常先由主动管理机构挖掘,再由被动产品覆盖。在经历了三年的调整后,新能源、医药、电子等领域的供给压力已有所缓解,为新一轮行情奠定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A股市场的平均持仓时间已降至历史较低水平,仅高于2006-2007年、2009年和2014-2015年等牛市时期。这表明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但也隐含着较大的波动风险。
未来展望:供需平衡与政策导向
展望未来,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陆续发行,政府债券“供不应求”的局面有望在二季度得到改善。市场普遍预期,当国债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平后,央行可能恢复买入国债操作,继续发挥通过国债净买入操作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作用。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仍将维持在5%左右,投资和消费增速略高于2024年。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的低国债收益率环境既带来了挑战,也孕育着机遇。在资产配置上,可以适当关注股市的投资机会,特别是那些受益于政策支持、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行业和公司。同时,也要警惕市场波动风险,做好风险管理。
结语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22年新低,这一罕见现象不仅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也为股市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低利率环境下,资金可能从债市转向股市,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然而,投资者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投资节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