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糖尿病老人易蛋白质不足!这样吃才够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尿病老人易蛋白质不足!这样吃才够量

引用
人民网
1.
http://kpzg.people.com.cn/BIG5/n1/2024/0327/c404214-40204049.html

《中华糖尿病杂志》近期发布了《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指南强调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要点,特别是蛋白质的摄入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并提供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建议。

《中华糖尿病杂志》近期发布了《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用了十七个章节,从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诊断、分型、预防、教育、管理、用药等多方面,在2021版指南基础上,对老年糖尿病的血糖管理路径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优化。

新发布的中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强调了哪些营养治疗要点?

大家都知道,对于所有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营养治疗”都是治疗基础,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全程。这对于实现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目标,维持目标体重,以及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均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次指南的营养治疗部分,除了再次强调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风险筛查的重要性,还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

关键点1:营养治疗方案的制订,务必个体化

由于老年人已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改变起来较为困难),应当基于老人固有的饮食习惯,结合他们改变饮食结构的意愿强烈程度、健康食物的获取能力等做适当调整。

关键点2:监测碳水化合物的“质”与“量”

以延缓血糖升高、减少血糖波动、改善血脂水平为目标,在老年人能力范围内(比如咀嚼能力、胃排空能力、消化能力等等),在进食碳水化合物的同时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不过,指南并没有给出碳水化合物的具体摄入量,因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最佳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尚无定论”。同时提到:胃轻瘫和胃肠功能紊乱的老年患者,需避免过量摄入膳食纤维。

关键点3:关注老年患者三餐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蔬菜的进食顺序

将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进食时间延后(也就是放在每一餐的后半段吃),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的增加幅度,帮助餐后血糖更平稳。

关键点4:需适度增加蛋白质摄入

保证能量摄入充足,以避免肌肉蛋白分解,且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肌肉含量较低,需适度增加蛋白质摄入。指南特别建议:以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摄入为主(如乳清蛋白)。另外,长期食物摄入不均衡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本文我们要讨论的重点就是“关键点4”,是关于蛋白质的。蛋白质对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来说非常重要!接接下来就是需要强调的重要核心内容。

不同身体情况的老年人分别需要多少蛋白质?

健康老年人需每日摄入蛋白质1.0-1.3克/千克;

合并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需每日摄入蛋白质1.2-1.5克/千克。

合并肌少症或严重营养不良的老年人每日至少摄入蛋白质1.5克/千克。

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就属于“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他们与没有糖尿病的老年人相比,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更高,发生肌少症的风险也增高。因此,尤其需要重视饮食蛋白质的摄入量是否达标。除动物蛋白外,也可选择优质的植物蛋白。

在体重达标、能量摄入充足的前提下,一名60千克体重的糖尿病老人需要72-90克蛋白质,一名70千克体重的糖尿病老人需要84-105克蛋白质,以此类推。

蛋白质摄入若都来自肉蛋奶鱼 容易给老年人肾脏增加负担

当我们看到这些克数的时候,一定不要误以为要吃够可以提供这么多克蛋白质的肉蛋奶鱼豆腐!因为:这个克数包括了植物性食物(粮食、蔬菜、水果)所提供的蛋白质!它们至少提供我们全天蛋白质摄入量的1/3以上哦!

如果上述所需蛋白质的克数都来自肉蛋奶鱼豆腐会怎样?——老人的蛋白质摄入量有可能会超标,并给肾脏增加代谢负担(先假设他们能吃进去那么多的动物性食物+豆制品)。

如何学会自己计算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

粮谷类:不同品种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比如:燕麦米和标准小麦粉的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大米小米多一倍以上。如果采购的粮食包装上有营养成分表,能一目了然每100克这种谷类的蛋白质含量。如果包装上没有,或者买的散装粮食,可以按照每100克平均6克蛋白质的量来计算。因此,如果老人一天吃了200克生重的主食,就获得了12克左右的来自粮食的蛋白质。

奶类:包装上都有营养成分表,每100克含2.5-4.0克蛋白质不等。如果老人一天奶制品总量350毫升,一般都能获得不少于10克蛋白质(往往比这个量高)。

鸡蛋:一个整鸡蛋大约提供7克左右蛋白质,蛋清、蛋黄各提供3.5克蛋白质。

瘦肉及水产:猪牛羊鸡鸭鱼虾贝蟹的蛋白质含量略有不同,可以粗略按每100克瘦肉部分提供18-20克蛋白质计算。如果老人一天吃了150克瘦肉或水产(生重),约等于30克蛋白质。

豆制品:内酯豆腐和日本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低一些,老豆腐含量高一些,与豆腐的“结实”程度及用料有关。大家可以按平均每100克提供5-6克蛋白质粗略计算。

蔬菜水果:按一天400-500克蔬菜和200-250克水果(都是生重),大致提供总量5-6克蛋白质。

坚果种子类:按照平均每100克提供20克蛋白质计算即可。如果一天吃了30克左右,约获得5-6克蛋白质。

如果按上述食物量完成全天饮食,家里老人可获得约75克蛋白质,这对于体重60千克左右的老人,肯定达标了。而对70千克体重的老人,如果按上诉各组食物量,额外再加50克生重粮食和150毫升奶制品,也能达标,否则就不够。

年岁较大或患有其他共病的老人吃不夠蛋白质該怎麼辦?

以上是假設老人食欲佳、咀嚼吞咽能力正常、消化功能正常的量。但如果老年人歲數偏大,或患有其他共病,則很有可能通過食物吃不夠這些量。在全天飲食能量充足的基礎上,如果老人沒有能力吃夠肉蛋奶魚豆這些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可以借助蛋白質補充劑。

市面上的蛋白補充劑多以粉狀為主,也有少量液態形式的。無論何種質地,建議首選乳清蛋白來源的產品,其次是乳清蛋白+大豆分離蛋白,再然后是大豆分離蛋白或其他植物蛋白來源的產品。

相比而言,乳清蛋白補充劑吸收率及生物利用度更高,大豆及其他植物蛋白的價格更親民。如果老人的消化道症狀較嚴重、消化吸收困難,也可以選擇水解蛋白或小分子肽配方的蛋白質補充劑。不過這類產品價格更高,因此不推薦沒有消化問題的老人使用。

關鍵點1:如何正確選擇蛋白質補充劑?

對於普通非水解配方的蛋白質補充劑,大家可以通過對比“配料表”及“營養成分表”來選擇。在配料表標注質地相同、蛋白質來源相同的前提下(比如都是來自乳清蛋白,且都是粉狀),看營養成分表上每100克產品實際含蛋白質的克數,越高表示該產品實際可以提供的蛋白質的量越多。

例如,產品A中每100克產品含75克蛋白質,而產品B中每100克產品含85克蛋白質,那就選B。當然,也要對比價格,選擇自己認為性價比更合理的。

以大豆、豌豆、糧食等為蛋白質來源的蛋白粉,總體上價格會更親民,但蛋白質的含量和吸收率會比乳清蛋白來源的略低一些,大家可以量入為出選擇。

還有個小知識點:沒有蛋白質含量100%的蛋白粉,所以,在折合成實際吃進肚的蛋白質的量的時候,需要自己手動計算。

關鍵點2:如何正確使用蛋白質補充劑?

根據前面提供的天然食物所含蛋白質的量,可以大致計算出家中老人經由天然食物攝入的蛋白質的量。如果沒有滿足需要量,缺多少就額外服用多少蛋白質補充劑。

比如缺10克蛋白質,那就額外補充12-15克蛋白質粉。可以加入粥、谷物糊糊、牛奶、豆漿等流質或半流質食物裡。

如果老人同時存在肌少症問題,需要額外服用更多的量,以實現通過全天飲食+蛋白質補充劑達到1.5克/千克的蛋白質攝入目標。

如有條件,最好能求助醫療機構的營養師,在評估老人飲食及營養風險后,給出具體的飲食及營養補充劑使用方案,會更為穩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