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古人称为“食铁兽” 大熊猫真的吃铁吗?
被古人称为“食铁兽” 大熊猫真的吃铁吗?
大熊猫,这个被誉为“国宝”的可爱生物,不仅因为其憨态可掬的外表而广受欢迎,更因其独特的饮食习性而闻名。它们被古人称为"食铁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有趣的现象。
图:大熊猫花花
图:苦竹
图:巴山木竹
图:白夹竹
图:箬竹
大熊猫“食铁兽”称号的来历
大熊猫这么萌,咋会叫“食铁兽”呢?
据我国一部记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等内容的古籍《山海经》记载:大熊猫像熊,毛色黑白,产于邛崃山严道县(今四川荥经),食铜铁。根据这本古籍的记叙,大熊猫于是有了“食铁兽”的称号。
有没有搞错?我们在动物园和大熊猫基地看到的大熊猫,吃的是竹子、竹叶,还有“奶爸奶妈”准备的窝头、小苹果。不少小朋友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大熊猫真的吃铜铁吗?它们的“口粮”从哪里来?
据推测,《山海经》之所以称大熊猫为食铁兽,可能是因为当时的野生大熊猫经常跑到山下居民家中,偷吃锅里的食物,把锅啃变了形,所以被误认为它吃铜铁。其实,大熊猫可是“素食主义者”,主要以竹子为食。
“烹饪”大熊猫竹子大餐讲究多
山林里的竹子,是不是直接端上大熊猫的“餐桌”就行了?当然不是!大熊猫食用竹运输与处理可是有着一整套严格流程的。
首先,在采购大熊猫食用竹前,会对土壤重金属、农残、药残量进行测量,确保含量不超标。在采伐过程中,还会对竹子进行同样的检测,保证大熊猫饮食安全。
竹子检测合格后,还会对运送竹子的车辆进行消毒。竹子被运送到大熊猫基地食品库后,还会进行二次消毒。新鲜的竹子会在每天晚上闭园后送到熊猫厨房,第二天早上6点,工作人员就会对竹子进行清理。
清理完成后,会根据每个兽舍的需求,依次将竹子运送至每个兽舍带喷淋系统的保鲜房中。如遇运竹量大时,送竹子的时间可能会一直持续到下午的一两点才结束。
通过层层把关,竹子才会被送到“滚滚”面前。此时,大熊猫还要自己再“筛选”一次,它们会在一堆竹子或竹笋中挑挑拣拣,通过嗅觉来判断竹子的可口程度。
因此,大熊猫的食物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入口的。为了大熊猫身体健康,同学们在参观时,可千万不要擅自投喂大熊猫哦。
大熊猫爱吃哪些竹?
苦竹:分布在长江流域山区,生长在海拔600米左右的地带,属于低山平坝竹,大约5月出笋。圈养大熊猫喜欢吃当年生的竹竿。
巴山木竹:分布于四川东部至北部、湖北西部、陕西南部和甘肃东南部的大巴山、米仓山、秦岭相毗连的地区,海拔1100-2500米。由于叶肥厚、质地较好,营养价值较高,适口性良好,也是基地大熊猫的主食竹之一。
白夹竹:主要分布于四川、浙江等省,属于低山平坝竹,生长在海拔100米以下,每年5月出笋,其竹笋是大熊猫晚春初夏的主要食物之一。圈养大熊猫主要在春季食用其竹竿,采食时先将外面坚硬的皮剥掉后再食用。
箬竹: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流域,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谷涧等地。其竹叶较大,大熊猫只采食其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