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从三系法到基因编辑的科技跨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从三系法到基因编辑的科技跨越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12A05ETB00
2.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d1a30c15188ce0df6fca6762ac6eac4f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6/08/content_26062514.htm
4.
https://www.stdaily.com/web/zhuantiji/content_273257.html
5.
https://www.sohu.com/a/778845275_163278
6.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1/2024/0608/c1004-40252910.html
7.
https://kepu.gmw.cn/agri/2024-05/31/content_37355238.htm
8.
http://www.cab.zju.edu.cn/chinese/2024/1220/c11148a3005376/page.htm
9.
https://www.cnblogs.com/miyuanbiotech/p/18402983
10.
https://www.cae.cn/cae/html/main/col2263/2024-06/13/20240613143042904609886_1.html

杂交水稻,这一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农业技术,不仅解决了中国自身的粮食问题,更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名字——袁隆平。

01

从偶然发现到重大突破

1963年,袁隆平开始了他的杂交水稻研究之路。他每天顶着烈日,在湖南的稻田里一株株地寻找雄性不育水稻。经过不懈努力,他和助手们终于在几十万株水稻中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株,这成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开端。

1966年,袁隆平在《科学通讯》上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系法”理论。所谓“三系”,即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不育系用于提供雄性不育特性,保持系用于维持不育性状,恢复系则与不育系杂交产生具有杂交优势的后代。

然而,研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文革期间,袁隆平的研究一度面临中断的危险。幸运的是,他的研究得到了国家科委的重视,聂荣臻元帅亲自批示保护这项研究。在特殊时期,正是这些“守护者”的努力,才使得杂交水稻的研究得以继续。

1970年,袁隆平的学生李必湖在海南发现了一株野生雄性不育株,被命名为“野败”。这一发现成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突破,为后续的大规模育种奠定了基础。

02

全球粮食安全的“中国方案”

杂交水稻的成功不仅改变了中国,更影响了整个世界。据统计,自1979年以来,中国已在约70个国家和地区推广杂交水稻技术,种子出口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已达7.5万公顷,平均产量达到每公顷7.5吨,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粮食短缺问题。在布基纳法索,引进杂交水稻后,水稻产量从每公顷5吨提升至10吨以上,基本实现了大米自给自足。在菲律宾,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00万公顷,最高产量达到每公顷15吨,是当地传统品种的三倍。

目前,全球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约为800万公顷,年增产粮食约1600万吨,可以多养活4000万至5000万人口。中国不仅提供优质的种子,还通过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了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

03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杂交水稻育种正在迎来新的变革。西南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基于CRISPR-Cas12a的植物MicroRNA高效编辑系统,相比传统的CRISPR-Cas9系统,能够更有效地敲除MicroRNA,产生可靠的功能缺失突变体。这一技术突破为深入解析植物MicroRNA生物学功能和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工具和策略。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则在基因编辑中发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他们在对水稻JAZ10基因进行编辑时,发现一种移码突变产生的新蛋白(FJ10)不仅能提高水稻的生长能力,还能增强对褐飞虱的抗性。这种新蛋白通过与DELLA蛋白互作促进生长,同时通过与FBK16蛋白互作增强木质素合成,提高抗虫性。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基因编辑可能产生的新功能,也为未来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

从最初的“三系法”到现在的基因编辑技术,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在为全球粮食安全注入新的动力。正如袁隆平院士所梦想的那样,杂交水稻正在逐步覆盖全球,为构建一个没有饥饿的世界作出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