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鲁迅怒怼封建孝道:这“吃人”的礼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鲁迅怒怼封建孝道:这“吃人”的礼教!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2NQB8C05561028.html
2.
https://www.sohu.com/a/800209836_121921560
3.
https://www.sohu.com/a/813056326_121956425
4.
https://m.qidian.com/ask/qnjosskgtvx
5.
https://zh.wikiversity.org/wiki/%E4%B8%AD%E5%9B%BD%E9%A3%9F%E4%BA%BA%E5%8F%B2
6.
https://www.zikaobenkewang.com/Home/ArticleCatalogSJ/bmyZ3XRB
7.
https://www.zzcbjt.com/index.php/lbd-2-12-4910
8.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4/c404030-40388440.html
9.
https://eol.ctbu.edu.cn/meol/common/faq/thread.jsp;jsessionid=9EF853B8518848C30597711DE3CF9D75?threadid=200605&s_gotopage=3
10.
https://www.scribd.com/document/729729181/%E7%8B%82%E4%BA%BA-%E8%A7%89%E9%86%92%E4%B8%8E%E9%B2%81%E8%BF%85%E7%9A%84%E8%87%AA%E6%88%91%E6%89%B9%E5%88%A4-%E9%A9%AC%E5%BF%97%E5%BC%BA
11.
https://zhongwen.hytc.edu.cn/info/1044/11925.htm
12.
https://www.cssn.cn/dkzgxp/zgxp_zgshkxpj/skpj2403/202411/t20241112_5801869.shtml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的呐喊,也是他对封建礼教最深刻的批判。在《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一文中,鲁迅更是通过对封建孝道的剖析,揭示了这种“吃人”的本质。

01

虚伪的孝道:以欺骗为名的“老莱娱亲”

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了“老莱娱亲”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楚国的老莱子,为了逗父母开心,在七十岁时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装婴儿,甚至假装摔倒啼哭。鲁迅对此感到愤怒和悲哀,他认为这种行为是做作且不真实的,指出无论忤逆或孝顺,都不应以欺骗的方式呈现,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和天性。

鲁迅的批判直指封建孝道的核心问题:它要求子女以极端、非人道的方式行孝,甚至不惜伤害他人。这种孝道不仅是对生命的漠视,也严重背离了道德和伦理的本意。

02

残忍的孝道:以牺牲为名的“郭巨埋儿”

更令人震惊的是“郭巨埋儿”的故事。郭巨因家贫,担心养活儿子会影响母亲的生活,竟决定挖坑埋掉儿子。鲁迅对此感到震惊,他无法接受这种以牺牲孩子生命来体现孝心的行为,并讽刺地质疑其合理性。

鲁迅指出,这种孝道是“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它不仅扭曲了人性,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极大不尊重。这种“吃人”的孝道,正是封建礼教中最黑暗的一面。

03

批判的延伸:从孝道到整个封建礼教

鲁迅对封建孝道的批判,绝不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他将这种批判延伸到了整个封建礼教体系。在《狂人日记》中,他通过一个“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祝福》中,他通过祥林嫂的故事,展现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在《孔乙己》中,他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鲁迅认为,封建孝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它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意志。这种孝道不仅是对人性的扭曲,更是对整个社会的毒害。

04

现实的启示:当代社会的孝道观

鲁迅的批判对当代社会仍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打着“孝道”旗号的不合理现象。比如,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观念,认为只有儿子才能继承家业,才能真正尽孝;一些人将孝道等同于物质赡养,忽视了精神关怀的重要性;甚至还有一些人利用“孝道”来谋取私利,进行道德绑架。

鲁迅的批判提醒我们,真正的孝道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它不是盲目服从,而是相互关爱;不是牺牲他人,而是共同成长。正如鲁迅所说:“孝子的事,可做文章者就很少,因为怕有人来仿效。”真正的孝道,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关爱,而不是外在的强迫和表演。

鲁迅对封建孝道的批判,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更是对当代社会的警醒。它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警惕任何形式的“吃人”礼教,坚持人性的尊严和自由。正如他在《呐喊》中所说:“从来如此,便对么?”这句话,至今仍在拷问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