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望到希望:胰腺癌患者的心理调适之路
从绝望到希望:胰腺癌患者的心理调适之路
2025年1月的一个普通下午,46岁的李女士在华西医院的病房里,正准备接受第二次海扶刀治疗。从2023年5月确诊胰腺癌至今,她已经与病魔抗争了近2年。面对骨转移和腹腔转移的双重挑战,她没有选择传统的放化疗,而是选择了对身心干扰更小的海扶刀治疗。如今,她的肿瘤指标虽然有所波动,但整体状态良好,这得益于她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治疗方案。
胰腺癌,这个被称为“癌症之王”的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更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据统计,超过70%的胰腺癌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负面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心理调适对于胰腺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认知治疗:建立正确的疾病观念
面对胰腺癌的诊断,很多患者会感到绝望,认为这是“死刑判决”。这种认知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治疗效果。通过认知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观念。
认知治疗的核心是帮助患者理解:虽然胰腺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并非不可治疗。随着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正在被开发和应用。例如,近年来,针对胰腺癌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一些患者通过积极治疗,甚至能够实现长期生存。
言语重构:释放负面情绪
言语重构是一种通过改变表达方式来释放负面情绪的心理治疗方法。对于胰腺癌患者来说,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非常重要。
一位胰腺癌患者在日记中写道:“我曾经试图用坚强的外表掩盖内心的恐惧,但这种做法让我越来越压抑。后来,在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下,我开始尝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当我能够说出‘我害怕’‘我感到无助’时,我发现这些情绪并没有那么可怕。相反,它们让我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关心。”
角色转换:重新找到生活价值
面对疾病,很多患者会感到自己失去了原有的社会角色,变得无用。通过角色转换,可以帮助患者重新找到生活价值。
一位胰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开始参与一项帮助其他癌症患者的志愿者活动。她发现,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她能够帮助更多人。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她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也让她更有动力继续与疾病抗争。
支持团体:病友交流和家属陪伴
加入支持团体是胰腺癌患者进行心理调适的重要途径。在支持团体中,患者可以与其他病友交流经验,分享感受,获得情感支持。
一位胰腺癌患者在病友群中写道:“当我得知自己患了胰腺癌时,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但在病友群里,我遇到了很多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他们分享的治疗经验、生活感悟让我明白,我并不孤单。这种感觉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
除了病友的支持,家属的陪伴也至关重要。一位患者的女儿在日记中写道:“每天下午3点到3点半,是我唯一能见到妈妈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30分钟,但我会尽量记住她的样子,轻声呼唤她,期盼着奇迹能降临。这种陪伴让我感到踏实,也让我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挑战。”
案例分享:从绝望到希望
2025年开年,一位婆婆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她的CA199指标和影像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这意味着,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她的胰腺癌已经达到了临床缓解(CR)。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她经历了手术、化疗、中医治疗等多个阶段。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现在的从容淡定,这段经历不仅改变了她的身体状况,也重塑了她的心理状态。
另一位胰腺癌患者Kay Kays的故事则更加传奇。1994年,她被诊断出胰腺癌,当时医生预计她只能活几个月。但Kay没有放弃,她积极接受治疗,即使在复发时也保持乐观。30年过去了,她不仅存活了下来,还成为了推动胰腺癌研究和提高公众意识的积极分子。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胰腺癌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积极的心理调适,患者完全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期。
面对胰腺癌,心理调适虽然不能直接杀死癌细胞,但它能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更好地配合治疗。正如一位患者所说:“心态决定一切。积极的心态可能不会让癌症消失,但消极的心态一定会让情况变得更糟。”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