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认证能否守护孩子成长?——以《迷你世界》为例
实名认证能否守护孩子成长?——以《迷你世界》为例
《迷你世界》作为一款备受欢迎的沙盒游戏,吸引了大量未成年人玩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游戏平台推出了实名认证和家长监护工程。然而,实名认证真的能有效守护孩子成长吗?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实名认证:守护孩子成长的第一道防线
《迷你世界》的实名认证流程相对简单:玩家只需在游戏界面点击“实名认证”,输入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即可完成认证。这一措施的初衷是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防止沉迷。
然而,实名认证的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77%以上的未成年人会使用他人信息登录游戏,其中56.6%使用父母信息,12.8%使用祖父母信息。这种现象在县城和农村地区尤为突出。
实名认证失效: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名认证之所以容易被绕过,主要有以下原因:
技术局限性:虽然部分游戏如《王者荣耀》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但很多游戏只需输入身份证号即可登录。一些未成年人通过遮挡屏幕、篡改提示信息等方式,成功让家长为其刷脸认证。
家长监管缺位:很多家长对实名认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自己的身份证信息管理不严。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的要求下主动提供身份信息,帮助其绕过限制。
未成年人的逃避策略:未成年人会利用各种机会偷偷玩游戏,比如在家长不注意时、深夜或节假日。他们还会通过购买账号、借用他人账号等方式绕开实名认证。
多方联动:构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面对实名认证的困境,需要游戏平台、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全方位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游戏平台应加强技术防控:采用更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增加活体检测功能,提高实名认证的精准度。同时,建立异常行为监测机制,对疑似未成年人的账号进行二次验证。
家长要履行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使用网络的监管,妥善保管自己的身份信息,不轻易透露给孩子。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其合理安排游戏时间。
学校和社会应加强教育引导:通过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丰富未成年人的课外生活,引导他们培养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减少对游戏的依赖。
结语
实名认证作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第一道防线,其作用不容忽视。但仅靠实名认证远远不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游戏平台形成合力,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