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呼兰河传》里的东北民俗文化,你了解多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呼兰河传》里的东北民俗文化,你了解多少?

引用
中文国际
15
来源
1.
https://ln.chinadaily.com.cn/a/202412/30/WS67723f69a310b59111dab874.html
2.
https://baike.sogou.com/v714238.htm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1%E7%8E%B2/883
4.
https://www.smzdm.com/p/140472649/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14036
6.
https://famishop.fami.life/id/zhaobooks/products/224115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E%AB%E8%A8%80
8.
http://rdbk1.ynlib.cn:6251/Qw/Paper/619990
9.
http://www.wxg.org.cn/gkwz/4189.jhtml
10.
http://cll.newdu.com/m/view.php?aid=91981
11.
https://m.qidian.com/ask/tjddyrhrh
12.
https://history.qdu.edu.cn/info/1077/4404.htm
13.
https://www.fuyu.gov.cn/fuyu/c101273/202403/c02_458026.shtml
14.
https://td.fyun.cc/detail/c28dd163365296e0f357f4309268313a4e20b78d.html
1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D%9B%E6%95%99

《呼兰河传》是萧红创作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散文化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著称。这部小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主线情节或核心人物,而是通过一系列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社会风貌与人性百态。

01

作品背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呼兰河传》写于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期间,远在香港的萧红以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充满乡愁的作品。全书共七章,各章节相对独立,以情感为线索串联,形成形散而神聚的整体。萧红以散文式的笔调,将封建社会的大地主、指腹为婚的童养媳,胡同巷弄的各式摊贩、跳神弄鬼的乡里习俗等传统农村景象生动地勾勒成一幅图画。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02

小说中的具体民俗描写

小说中描绘了多个具有东北特色的民俗活动和生活场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放河灯和跳大神。

放河灯

放河灯是呼兰河城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通常在七月十五中元节举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河灯,用彩纸糊成各种形状,如西瓜灯、莲花灯等,里面点上蜡烛。到了傍晚,人们会来到河边,将河灯放入水中,任其随波逐流。这个场景在小说中有生动的描写:

“河灯从几条街的店铺里买来,有的是西瓜灯,有的是莲花灯,有的是船形的。孩子们手里拿着,大人们提着,一直往河边上走。到了河边,天已经黑了,月亮也出来了,河面上闪着银光。人们开始放河灯了,一只一只的河灯,先在水面上打个转,然后就顺着水流的方向,一只跟着一只地向前流去。河灯流得很快,不一会就看不见了,只剩下一点点的红光在水面上闪烁。”

放河灯不仅是一种祈福仪式,更寄托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萧红通过这个场景,展现了东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亲情的珍视。

跳大神

跳大神是东北地区特有的民间信仰活动,主要用于驱邪治病。在《呼兰河传》中,跳大神的场景被描绘得栩栩如生:

“大神在庙里跳神,庙外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大神穿着红衣裳,头上戴着五颜六色的纸花,脸上涂着白粉,手里拿着一面小鼓。她开始跳舞了,先是慢慢地转圈,然后越转越快,嘴里还念着咒语。她的动作越来越疯狂,好像被什么力量控制了。最后,她倒在了地上,人们赶紧把她扶起来,给她喝水。”

这个场景不仅展示了东北民俗的神秘色彩,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迷信和愚昧。萧红通过细腻的描写,既展现了民俗活动的生动画面,也隐含了对封建迷信的批判。

03

民俗文化背后的社会意义

《呼兰河传》中的民俗活动和生活场景,不仅仅是对东北文化的简单记录,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深层问题。例如,放河灯虽然美丽,但背后却隐藏着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无奈;跳大神虽然神秘,却也暴露了社会的迷信和愚昧。

这些民俗活动和生活场景,不仅体现了东北社会的文化特点,也反映了人物的命运和时代的变迁。萧红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东北人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4

结语

《呼兰河传》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扇了解东北民俗文化的窗口。通过萧红细腻的笔触,我们得以窥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的生活画卷。这些民俗活动和生活场景,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它们让我们看到了东北人的坚韧与乐观,也让我们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