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流感中心发布:冬季防流感指南
国家流感中心发布:冬季防流感指南
随着冬季的到来,流感病毒开始活跃起来。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王大燕就流感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为什么说流感不是"小感冒"?
流感绝不是简单的一次感冒,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危害远大于公众普遍认知。甲型流感病毒因其传染性强、易变异,几乎成为历次流感大流行的主因。相比普通感冒,流感起病更急,症状更重,常表现为高热、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且更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如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甚至肺炎等。
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会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使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趁虚而入。据统计,30%的流感死亡病例源于继发细菌性肺炎。病毒本身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更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使健康成人在72小时内出现多器官衰竭。东京大学医学部2024年的研究显示,流感患者并发肺炎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3倍。
国家流感中心发布最新冬季防流感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王大燕表示,近期流感高发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流行,每年冬春季基本都会出现。最新一周监测数据显示,北方大部分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开始下降,南方个别省份也开始出现下降。
从流行强度来说,这次流感流行的强度低于上一个冬季流行季。从流行时间来说,这次流感进入流行季的时间晚,预计达到峰值的时间也会比上一个冬季流行季晚1个月左右。从流行的流感病毒型别亚型来说,目前各地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均是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上一个流行季呈现为甲型H3N2亚型,乙型和甲型H1N1,多种型别亚型的交替流行态势。在既往的多数年份,也是多种型别亚型交替流行。
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就是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发病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虽然我们一般建议大家在流感流行季来临之前接种流感疫苗,但是对我们每个个体而言,只要还没有感染,就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减少感染、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显著降低发展为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流感、肺炎和其他急性呼吸道感染者在恢复后,还可以接种流感疫苗,达到预防流感和其他型别流感的目的。在之前没来得及打疫苗、没来得及接种疫苗的人群,在整个流行季均可接种,特别是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疾病患者和同住的家人,早接种早受益。
2025年流感疫苗接种指南
目前,市面上的流感疫苗品种较多,一些市民不知如何选择。区疾控中心负责人介绍,从工艺上来看,主要有3种流感疫苗:流感灭活(裂解)疫苗,包括三价/四价,需要注射;流感灭活(亚单位)疫苗,包括三价/四价,需要注射;流感减毒活疫苗,三价,需要鼻喷。“其中,6月龄至3岁的婴幼儿仅可接种流感灭活(裂解)疫苗;18岁以上的成年人可以接种流感灭活(裂解)疫苗和流感灭活(亚单位)疫苗;3至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可以接种上述3种流感疫苗。”
这些不同的价型,分别对应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病毒,主要为甲型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三价流感疫苗能覆盖甲型H1N1、甲型H3N2以及Victoria与Yamagata中一种乙型流感病毒分型;四价流感疫苗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乙型流感病毒中的另一种Victoria或Yamagata分型的覆盖。
为何每年都要接种?医生介绍,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感的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导致之前通过自然感染或者免疫接种形成的抗体难以有效中和。为匹配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在每年推荐的流感疫苗组分中,会更新一个或多个毒株。此外,免疫力衰减也是一大原因。人体对感染流感病毒或接种流感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力,会随时间衰减,衰减程度与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疫苗抗原等因素有关。临床试验的证据提示,接种流感疫苗对抗原类似毒株的保护作用可维持6至8个月。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的2至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能力的抗体。为确保人群在流感高发季前获得流感保护抗体,建议受种者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预防接种。在同一流感流行季,已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不用再重复接种。
冬季流感高发的原因
流感的传播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温度、湿度、人群聚集以及人群免疫力等。流感病毒并不是只在冬天传播,流感流行季过后,流感病毒的传播会减少,但不会消失,而会转为极低水平的流行。在我国南方省份,多数年份还会出现夏季流感高发季,一般出现在6—7月。随着地理位置不同,流感的流行周期可以表现为1年或者半年,或者几个月,而在热带地区,流感可以全年流行。目前北半球国家多数处于流感流行季,建议春节期间出境旅行注意防范流感等急性呼吸道传染。
让我们共同努力,安全度过这个流感高发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