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与《僵尸先生》:一部电影,一个时代的开始
林正英与《僵尸先生》:一部电影,一个时代的开始
1985年,一部名为《僵尸先生》的电影在香港上映,短短28天就斩获2000多万港元票房,不仅在香港电影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更开启了香港僵尸电影的新纪元。这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人的精彩演绎——林正英。
从幕后到台前:九叔的诞生
在《僵尸先生》中,林正英饰演的九叔是一位茅山道士,身着道袍,手持桃木剑,画着标志性的八字胡和一字眉。这个造型不仅成为了林正英的标志性形象,更成为了香港僵尸片中最经典的银幕形象之一。
但林正英并非一开始就担任演员。早在1963年,11岁的他就被父母送到京剧团学艺,拜著名京剧家粉菊花为师。17岁时,在洪金宝的介绍下,他开始在电影圈做“龙虎武师”,也就是武打替身演员。直到1985年《僵尸先生》的出现,才让他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艰辛的拍摄过程
《僵尸先生》的拍摄过程充满了艰辛。据导演刘观伟回忆,这部电影断断续续拍了120天,成本从最初的450万追加到850万。在拍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怪事。
有一次,灯光助理小陈在调整泛光灯时,突然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仿佛置身寒冬腊月。他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诡异的脚步声,缓慢而沉重,仿佛有人拖着锁链在地上走动。当他回过头时,却只看到一片漆黑。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一个黑影闪过,小陈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僵尸先生》的成功彻底改变了林正英的职业生涯。这部电影不仅让他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更让他成为了“僵尸片教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接连拍摄了《僵尸家族》、《灵幻先生》等多部僵尸题材电影,每一部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然而,随着僵尸片的泛滥,观众开始感到审美疲劳。林正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愿僵尸片就此断送,于是在1989年,他另辟蹊径,将西方的吸血鬼元素融入到中国香港的僵尸片中。由他自导自演的恐怖电影《一眉道长》再次获得观众的认可,上映后的票房超过千万港元,为此后中国香港本土的僵尸片重新开拓了思路。
一个时代的终结
1997年11月8日,正值事业巅峰的林正英因肝癌晚期离世,享年45岁。他的离去不仅是他与苑琼丹的爱情结束了,更是中国香港僵尸片黄金时代的一个终结。
如今,距离《僵尸先生》上映已经过去了38年,但林正英的九叔形象依然深入人心。每当夜幕降临,我们仿佛还能看到那个身着道袍、手持桃木剑的道士,在银幕上驱赶着僵尸,为我们带来欢笑与惊吓。他的离世不仅是香港电影的一大损失,更是我们这代人青春记忆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