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塘溪古镇:浙江政府力推文化遗产保护
探访塘溪古镇:浙江政府力推文化遗产保护
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包括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在内的8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作为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古镇,塘溪不仅有青山绿水的自然美景,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出了多位世界级大师。随着政府保护规划的出台,这座古镇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塘溪镇位于宁波鄞州区,北倚东钱湖,南枕象山港,梅岭作为屏障,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自唐宋建村,至明清之际,更是繁花似锦,富庶一方,与江南众多古镇并肩齐名。
白岩山,天台山脉北域延伸段的第一高山,是宁波鄞州水脉的摇篮。从白岩山流下来的水系形成了清洌洌的梅溪,滋养着古镇塘溪。重重叠叠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森林,弯弯曲曲的溪流,欢畅流淌的河水,构成了塘溪美丽的自然画卷。
人杰地灵的文化传承
塘溪之美,不仅在于其自然风光,更在于其深厚的人文底蕴。这里走出了生物克隆的先驱童第周、书法界的泰斗沙孟海、昆虫学的巨擘周尧以及被誉为“中国梵高”的沙耆等世界级大师。此外,还有50余位国内知名的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如同繁星点点,谱写了塘溪的辉煌人文。
沙村,位于梅溪水库坝脚下。沙氏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是沙孟海、沙文求、沙文汉等五位沙氏兄弟的故居。故居内珍藏的沙孟海亲笔书信,传递着历史的温度,沙耆亲手雕琢的沙文求烈士雕塑,是一座永恒的丰碑。
童村,原名童家岙,坐落在梅溪水库的上游,因走出了以著名生物学家、“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为代表的70多位教授或教授级人物而声名远扬,被誉为“教授村”。
上周村的周尧故居是一座经过精心修缮的长方形四合院,屋前天井以鹅卵石铺就。故居紧邻清浅的溪水,每当春夏之交,林间蝴蝶纷飞,飞蛾翩跹,正是这片山清水秀之地,激发了周尧对昆虫世界的无限好奇与热爱。
政府保护规划助力古镇发展
为加强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宁波市制定并实施《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该条例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为塘溪古镇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根据条例,宁波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将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以及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协调解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同时,建立保护资金多渠道筹集机制,设立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普查认定、保护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改善、历史建筑维护、修缮补助以及推进活化利用等工作。
随着政府保护规划的实施,塘溪古镇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这里不仅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还将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促进文化旅游发展,让这座千年古镇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未来展望
塘溪古镇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随着保护规划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同时,塘溪古镇也将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其独特的人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