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协和医院推荐:心衰患者的日常锻炼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协和医院推荐:心衰患者的日常锻炼法

引用
中华医学会
7
来源
1.
https://csc.cma.org.cn/art/2024/4/18/art_619_56221.html
2.
https://www.sohu.com/a/759637626_121124549
3.
https://csc.cma.org.cn/art/2024/4/18/art_619_56220.html
4.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2232
5.
https://www.pumch.cn/detail/5435.html
6.
http://www.cr-voice.com/news/2576.html
7.
https://rs.yiigle.com/yufabiao/1495488.htm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林雪副主任医师建议,心力衰竭患者应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走路、骑车和太极拳。这些运动不仅有助于改善心功能,还能提升生活质量。专家指出,心衰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量力而行地参与一些运动,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及不适当的体位变化。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心衰的危险,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对心衰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专家推荐心衰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走路、骑车和太极拳等,以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01

运动训练的重要性

运动训练(ET)被强烈推荐用于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心衰,HF)患者,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在心衰患者中是最成熟的训练方式。然而,近十年来,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HIIT)引起了心脏康复界的极大兴趣。在心衰患者中,HIIT与中度持续ET相比,对运动能力的改善更大。由于更好的功能能力转化为心衰患者症状的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这种训练方式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HIIT不应取代其他心衰训练方式,而应作为它们的补充。吸气肌训练是心衰患者另一种很有前景的训练方式,对吸气肌力量和吸气耐力、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有有益影响。综上所述,考虑到心衰综合征的复杂性,根据每位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即运动能力、合并症、虚弱状态、个人需求、偏好和目标),定制不同的ET模式似乎是运动处方中最有效的方法。

心衰是一种呈指数增长的流行病,它导致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其发病率在70岁或以上的人群中达到10%。尽管心衰的药物治疗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但死亡率和发病率仍是一个主要问题,频繁住院对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产生有害影响。欧洲指南纳入了对心衰患者定期有氧运动的IA级推荐,以改善功能和缓解症状。

02

有氧运动训练方案

有氧或耐力训练(例如骑自行车、散步、划船)在心衰患者中是最常用的运动方式,被推荐为基线活动。自行车通常为首选,因为可重复的功率输出和减少受伤率,且允许在低工作量的情况下锻炼。

为了避免运动相关风险和不良事件,通常将心衰患者的最大训练强度确定为第一次无氧通气阈值(VAT)(VO2峰值的50%60%)。然而,考虑到心衰患者需要更高的VO2峰值百分比(与正常受试者相比)进行日常活动,并且由于ET的主要范围之一是允许这些患者以更少的努力完成日常任务,VAT以上的训练强度已逐步测试和引入。呼吸代偿点(VO2峰值的65%90%),是高强度和剧烈运动之间的界限,现在被认为是不暴露于心衰患者额外风险的长时间有氧运动的极限。目前,通常规定的运动强度为VO2峰值的70%~80%。然而,对于训练前VO2峰值明显较低和/或运动相关风险较高的心衰患者,低至VO2峰值40%的有氧训练强度已被证明有效和安全。

03

高强度间歇训练

HIIT的概念由此产生几十年来。基本上,HIIT是在增加运动强度和减少运动时间(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短时间的休息或低强度运动来加强训练的可能性。HIIT的基本原理是,高强度运动的总量比在同一强度下的单次连续运动所能达到的量要高,直到达到最大甚至超最大的努力,主动恢复才能更好。

大约20年前,Meyer等研究者比较了18例重度心衰患者3周HIIT与限制活动的效果。HIIT方案包括30/60秒的工作/恢复间隔,分别为最大短期运动能力的50%和15瓦茨,每次15分钟,每周5次。作者报告说,HIIT组的VO2峰值增加了24%,6分钟步行测试距离提高了6.5%。

04

吸气肌训练

在心衰患者中,吸气肌无力和周围骨骼肌功能障碍可能是疲劳、呼吸困难和锻炼不耐受。有报道称膈肌的结构和生化改变,包括I型纤维比例增加,IIb型纤维减少,以及由于膈肌负荷的增加和全身性肌病引起的纤维萎缩。吸气肌力量是通过最大吸气压力评估确定(PImax)。根据力-长关系,横膈膜位置越高,则PImax越高。该测量与患者的呼吸流量无关,具有高度可重复性。在心衰患者中,PImax低于预测值70%,说明呼吸肌无力。吸气肌耐力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一定呼吸压力的能力,可以通过要求受试者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最大呼吸压力来测量。

吸气肌训练对心衰患者的益处包括增加吸气肌力量,增加吸气耐力,提高运动能力,减少呼吸困难,改善生活质量。效应值被认为足以改善呼吸肌力量、功能性运动能力和减少呼吸困难。

05

注意事项

在心衰患者中,不同的运动训练方式可显著改善心肺能力,这对心脏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便在ET方案的类型、持续时间、频率和强度方面制定最佳策略,而将这些方案应用于有相关合并症、心脏手术后或高龄的心衰患者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心衰患者在开始运动训练前,应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包括心肺功能测试和运动风险评估。运动方案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运动能力和个人需求。同时,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身体反应,及时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运动训练对心衰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可以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训练和吸气肌训练等不同方式的运动训练,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和组合。然而,运动训练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和个体差异,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