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鸡方法大揭秘:新手必看!
科学养鸡方法大揭秘:新手必看!
“现在鸡都是这么养的了吗?浙江的养鸡场已是Next Level”
近日,浙江泰顺的一位新农人因为一段“坐小火车喂鸡”的视频火上了热搜。视频中,新农人坐在山地轨道车上,悠然自得地穿梭在鸡舍之间喂鸡,将原本辛苦的体力劳动变成了乐趣。这种创新的喂鸡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
浙江泰顺的新农人在山间建起单轨运输车,坐着“小火车”去喂鸡,将喂鸡这件平凡的工作变得妙趣横生。
这仅仅是浙江智慧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衢州江山坛石镇的一家现代化蛋鸡养殖场,更是实现了真正的智能化管理。这里总投资约2亿元,占地188亩,拥有10栋蛋鸡舍,现存栏蛋鸡100万羽。通过五列八层层叠式蛋鸡笼养设施,单栋存栏量可达10万羽,高峰期产蛋率高达97%以上。
在智能化蛋鸡养殖场,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控制喂料、喂水、集蛋等环节,实现了全自动化管理。
科学规划是养鸡成功的基础
要实现这样的现代化养鸡模式,首先需要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根据《浙江省智慧农业“百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现代化养鸡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高标准:
选址与布局: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且水源充足的地方,合理划分生产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域,便于管理和防疫。
鸡舍建设:使用保温、隔热材料建造,配备排气扇和防滑地面。安装自动喂料系统、饮水设备及温控设施以提高效率。
环保要求:建立粪污处理系统,采用干清粪等方式收集鸡粪,并通过堆肥或沼气生产实现资源化利用。严格遵守相关环保法规。
精细管理确保鸡群健康成长
科学养鸡不仅要注重硬件设施,更需要精细的管理技术。从育雏到放养,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管理要点:
育雏期管理
保温育雏:1-3周龄的鸡需要在温室中饲养,温度保持在24-25℃。育雏器条件下的温度:1周龄30-32℃为好,以后每周各降低2-3℃至常温。湿度保持在50%-60%,每天的光照数以23小时为宜。
饲料管理:3周龄前用全价饲料喂养,3周龄后逐渐用谷物饲料喂养。育雏期要特别注意环境、饮水器、料桶的清洁卫生。
放养期管理
放养训练:4周后开始在有草地和栅栏的田野里自由放养,训练鸡的条件反射。经过4-6周的训练,小鸡形成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大大提高。
饲料调整:5周龄后全部换成谷物杂粮,促进人为地在果园等寻找食物,增加鸡的活动量,摄食更多的有机物和营养物。
疾病防控是养鸡成败的关键
养鸡过程中,疾病防控至关重要。以下几点是科学养鸡中必须重视的:
临床检查:定期观察鸡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粪便状态和呼吸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
免疫接种: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重要疫病进行科学免疫,选择与本场或本地区流行毒株抗原性相匹配的疫苗。
生物安全: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人员和车辆物品消毒制度、禽舍清洁消毒程序等。严格控制场内人员、车辆、物品以及禽只流动。
日常消毒: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对环境、场地、设备用具、禽舍等定期消毒。消毒要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智能化是养鸡业的未来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养鸡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浙江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未来养鸡业的蓝图:
自动化设备:轨道车喂鸡、自动化蛋品收集线、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数字化管理:通过电脑、手机等控制和监督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实现数据采集和分析,优化管理决策。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智能化管理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科学养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鸡场规划、饲养管理到疾病防控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浙江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科学养鸡的未来发展方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每一位养鸡人都能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养出健康高产的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