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天水胡氏民居:一座见证明代建筑辉煌的“活着的博物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天水胡氏民居:一座见证明代建筑辉煌的“活着的博物馆”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77579
2.
https://www.sohu.com/a/798597845_121835437
3.
https://culture.gansudaily.com.cn/system/2024/03/29/030977682.shtml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08/11/46721948_1116505766.shtml
5.
https://gansu.gansudaily.com.cn/cms_udf/2024/05130804/index.shtml
6.
http://www.sxwby.com/content/content?cate_id=16&id=4198
7.
http://www.hszqlm.com/index/show/id/93.html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25/22/80667231_1121461011.shtml

“陇上第一民居”——天水胡氏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研究明代建筑艺术和天水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这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89年)的古建筑群,不仅是天水市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更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现存的明代品官府第。

01

建筑布局与结构特色

胡氏民居由南宅子和北宅子组成,隔街相望。其中,南宅子被誉为“陇上第一民居”,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宅子的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四合院形式,但与北京四合院有所不同。北京四合院的正房和厢房均为马鞍架结构,而胡氏民居的厢房则采用天水地方特色的“一坡水”构建方式,展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

南宅子的主体建筑为桂馥院,正中坐南面北的正厅面阔五间,保存完好。院内环境优雅,走道铺设卵石,形成九宫格、太极图等图案。每当雨水浸湿时,这些图案便显得格外华丽与神奇。

02

官式建筑的气派与匠心

作为明代名臣胡来缙的居所,南宅子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官式建筑的气派。垂花大门内,院落错落有致,排列有序,曲回幽静。建筑布局合理,对外封闭,对内畅通,同时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南宅子的木雕艺术尤为精美。东西两侧厢房的栏额上透雕佛教中的忍冬纹,枝叶连绵不断。北面倒座雀替上透雕螭龙,上半身为龙形,下半身为花草。最精美的当属过厅的木雕,斗口出挑,雀替精致,直棂隔扇,屋顶脊饰,历经400多年沧桑仍保持明代原貌。

03

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

胡氏民居的建造者胡来缙,字仲章,号东泉,是秦州胡氏第六代传人。他于明嘉靖戊午(1558年)科举人,曾任大兴县县令,后加官至正四品雁门兵备道,兼任山西省按察司副使。因其清廉有功,去世后被万历帝诰赐“崇祀乡贤祠”。

胡氏民居不仅是胡氏家族的住所,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2003年,南宅子修缮后建成了天水民俗博物馆,展出了3000多件民俗文物,包括祝寿、婚庆、胡氏家族介绍、祭祖、历代名人书画、香包、银饰、地方皮影、剪纸等各类民俗展品。

04

保护现状与社会价值

近年来,胡氏民居得到了良好的保护。2015年,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完成了胡氏民居南宅子建筑彩绘修复项目。2024年4月,该院再次组织技术人员对北宅子主厅楼进行前期勘察,针对彩绘脱落、油烟污损等病害开展保护工作。

作为天水民俗博物馆,胡氏民居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更成为了研究天水历史沿革、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天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变迁,折射出昔日的光华,沉淀着岁月的沧桑。

天水胡氏民居,这座历经400多年风雨的明代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研究明代建筑艺术和天水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它不仅是胡氏家族的荣耀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