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饭前感恩词: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幼儿园饭前感恩词: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同学关心帮助,感恩农夫辛勤劳作及所有付出的人!”这是一首在幼儿园广泛使用的饭前感恩词。通过这首简短的诗歌,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感恩,更懂得了食物的来之不易。
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正如古人云:“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意思就是要懂得知恩和图报,世间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这就说明,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把知恩图报作为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精神的追求。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社会如何变化,也不论国家的不同,制度的差异,古往今来,它始终都是世人普遍崇尚的美德,并被一代代人传诵。
细想人生,就是三万来天的生命。一个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处处享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恩惠: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朋友的支持、组织的培养、领导的提携、配偶的关爱、社会的给予、大自然的恩赐等等,一生当中都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也许你很努力,也许你很成功,也许你一生顺风顺水,但你应该知道,这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你的每一步成长,每一份收获,这中间多少都有他人的因素,别人的付出,人家的帮助。“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更何况人都是有着丰富感情的人。因此,我们都应当在心底里拥有一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最原始的感恩之心。
知恩是人的一种良知,也是一个人的人性,更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和境界,而报恩则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一种优秀品质。在古代汉朝就有“一饭千金”的典故,讲的是开国功臣韩信,自幼父母双亡,只能靠乞讨为生,经常是有一顿没一顿饭的困惑,然而在淮水边有位人称“漂母”帮人洗纱织布的老奶奶,见韩信可怜,每天将自己仅有的一碗饭分一半给他吃,韩信得以没有饿死。后来他长大成事,被封为“淮阴侯”后,派人四处寻找“漂母”,然后亲自登门跪拜,并以千金相赠,成为知恩图报的千古佳话,流传千年之美谈。
一位哲人说过:“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有感恩之心的人,就会对他人少一些挑剔,多一些欣赏,珍惜所拥有的一切,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成功时会感激别人,在失败时会看到差距,在不幸时会得到慰藉,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幼儿园饭前感恩词的具体实践
在幼儿园,饭前感恩词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育儿方法。例如,某幼儿园开展的“感恩父母、学会分享”主题活动,通过齐唱《感恩的心》、为父母献小卡片、食物分享等活动,帮助孩子理解感恩的意义。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培养了孩子的分享意识。
在家庭中,家长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配合幼儿园的感恩教育:
从三岁起,鼓励孩子开始独立,承担一些小责任,培养自立能力。
教会孩子分享与助人的价值,以此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应迁就,以促使他们明白只有通过个人努力才能获得想要的东西。
适当表达爱,防止过度溺爱,平衡亲情与独立之间的关系。
感恩教育的效果
研究表明,感恩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感恩能提升个人的正面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有助于建立和维持紧密的人际关系,从而增添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感。教育局出版的《感恩列车》手册,通过10个车站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感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家长反馈和建议
许多家长对饭前感恩词表示支持。他们认为,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感恩之心,还让他们学会了珍惜食物。在家庭中,家长可以通过餐桌礼仪、分享食物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孩子的感恩意识。
例如,春节期间,家长可以教孩子在餐桌上等待长辈先用餐,使用礼貌用语,不浪费食物等。这些看似简单的礼仪,实际上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孩子的感恩之心。
总之,幼儿园饭前感恩词是一种有效的感恩教育方式。它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还能让他们学会珍惜食物,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这种教育方式值得在更多幼儿园推广,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家庭中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