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逻辑学:论证思路的关键所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逻辑学:论证思路的关键所在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30213154_121124329
2.
https://hntb.mofcom.gov.cn/xxyd/art/2024/art_6b4f2d8465c14f18b6bfb88e9aa157ed.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U79TUO05523RSJ.html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57526
5.
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44496&libid=040101
6.
https://readxiaomang.work/%E7%AC%AC%E5%9B%9B%E8%AE%B2%E5%BA%94%E7%94%A8%E9%80%BB%E8%BE%91%E5%AD%A6%EF%BC%88%E4%BA%8C%EF%BC%89%E3%80%8A%E7%B2%BE%E7%A5%9E%E5%93%B2%E5%AD%A6%E3%80%8B%E4%B8%BB%E8%A7%82%E7%B2%BE%E7%A5%9E%E4%B9%8B%E2%80%9C%E7%B2%BE%E7%A5%9E%E7%8E%B0%E8%B1%A1%E5%AD%A6%E2%80%9D%EF%BC%88%E3%80%8A%E9%BB%91%E6%A0%BC%E5%B0%94%E5%93%B2%E5%AD%A6%E8%AE%B2%E6%BC%94%E5%BD%95%E3%80%8B%EF%BC%89/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8/06/43535834_1115402525.shtml
8.
https://philo.nju.edu.cn/2b/ff/c4708a732159/page.htm
9.
https://www.robotech.ink/index.php/archives/648.html
10.
https://www.cfen.com.cn/sxh/202411/t20241127_858190.html
11.
http://phi.ruc.edu.cn/xsyj/sxwk/f4f0f0b640c540338b34956d45326b13.htm

逻辑学作为研究推理和论证有效性的学科,在哲学思考和日常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理解逻辑学的基本性质如形式性、外延性和工具性,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概念之间的关系,避免常见的非形式谬误,从而实现高效沟通和更严谨的思维习惯。掌握逻辑学不仅能帮助我们识破生活中的逻辑漏洞,还能在批判和思考时遵循一定的原则,提升我们的哲学思考能力。

01

论证理论的基本概念

论证理论是关于如何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跨学科研究。它起源于基础主义,一种哲学领域的知识理论,试图以普遍的知识体系的形式(逻辑)和材料(事实法)寻找主张的依据。辩证法因柏拉图而著名,他使用苏格拉底批判性地质疑各种人物和历史人物。但是争论学者逐渐拒绝了亚里士多德的系统哲学和柏拉图和康德的理想主义。他们质疑并最终摒弃了论点前提从形式哲学体系中获得合理性的观点。领域因此扩大了。

哲学家查姆·佩雷尔曼(Chaim Perelman)就是这一趋势的最初贡献者,他与露西·奥尔布雷希茨-特蒂卡(Lucie Olbrechts-Tyteca)一起于1958年引入了法语术语“新手修辞学”,以描述一种论证方法,而该论证方法并不局限于运用正式的推理规则。佩雷尔曼(Perelman)的论证观点与法律上的观点更为接近,在法律上,举证规则和反驳规则起着重要作用。

通常,交流学者使用(例如仅举几例)标签“论据”,例如韦恩·E·布罗克瑞德、道格拉斯·埃宁格、约瑟夫·W·温泽尔、理查德·里克、戈登·米切尔、卡罗尔·温克勒、埃里克·甘德、丹尼斯·S。Trudy Govier、Douglas N.Walton、Michael Gilbert、Harvey Seigal、Michael Scriven和John Woods是这一传统中的其他著名作者。然而,在过去的30年中,来自多个学科的学者参加了国际会议,例如由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和国际争论研究协会(ISSA)主办的会议。其他国际会议是由国家传播协会和美国法医学协会主办的在犹他州阿尔塔举行的半年一次的会议,以及由安大略论证研究协会(OSSA)主办的会议。

一些学者(例如Ralph H. Johnson)狭义地解释了“论据”一词,是专门写成的话语,甚至是所有前提都明确的话语。其他人(例如迈克尔·吉尔伯特(Michael Gilbert))广泛地解释“论据”一词,以包括口头乃至非言语的话语,例如可以说xxx纪念馆或宣传海报争论或“争论”的程度。哲学家斯蒂芬·图尔明(Stephen Toulmin)曾说过,争论是对我们注意力和信念的要求,这种观点似乎授权将宣传海报视为争论。广义理论家和狭义理论家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不太可能解决。大多数论证理论家和分析家的观点介于这两种极端之间。

02

论证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在法律论证中,形式方法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法律论证的逻辑有效性对于实际的论证活动依然是个比较重要的评价标准。足见三段论推理在法律论证理论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演绎模式的说理规则表达了对于法律论证最低限度的理性要求。在事实与规范相互对应的法律适用观念下,三段论推理继续在法律论证,尤其是在内部证立当中发挥作用。

理论论证的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由于论点一般是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其实质是归纳法,而归纳法在很多条件下是很难完全的,因此,有理论加以衡量,就能够保证其可靠性。理论论证的逻辑形式是演绎推理,就是将归纳所得的论点,用人类已知的科学原理去衡量。除了引用普遍性原理和原则外,各门学科的理论也可以作为理论论据(道理论据)。如物理学理论、文学理论等。理论论证的论据还可以是某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和成语等。

03

常见的逻辑谬误

合成谬误最初是一个逻辑学上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在《辩谬篇》中揭示了13种逻辑谬误,其中两类同语言有关的谬误被命名为“合并”和“分解”。虽然彼时的讨论同今日合成谬误、分解谬误的含义并不一致,但二者作为谬误的重要类型为后来的学者所延续和发展。在现代逻辑学理论中,合成谬误是指认为部分特征必然适用于整体的无效推理,反之,分解谬误则是由整体特征推及部分特征的逻辑错误。简单来说,一个是“以偏概全”,一个是“以全定偏”。在众多逻辑谬误中,合成谬误能够“脱颖而出”走入大众视野,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经济学对其概念的延伸和应用。经济学视野中的合成谬误,是指局部最优不等同于总体最优、局部理性难以带来总体理性的决策困境,主要用以分析宏观经济现象和相关政策效应。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反复提及,这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宏观政策领域合成谬误现象的广泛关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类改革举措协同联动、统筹推进。若政策措施之间取向不一致,就会顾此失彼、相互掣肘,甚至在叠加过程中产生负效应,造成合成谬误。

所谓“合成谬误”指对于局部和个体而言是最优选择,一旦加总到整体层面则未必是最优的,甚至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冲突与困境。在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合成谬误现象普遍存在。马克思所揭示的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就是合成谬误的一种体现。在公共政策领域,合成谬误则表现为局部合理的政策叠加后反而产生负面效应,违背政策初衷、干扰社会预期。因此,正确认识合成谬误对于理解经济运行规律、提高宏观经济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04

逻辑学在现代哲学中的应用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精神现象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只探讨意识的现象、精神的现象,这是《精神现象学》的核心。也就是说,他只是讨论精神的现象,而不涉及精神的本质和客观现实。只谈精神本身,至于这样的一种精神现象是否是人的精神现象、历史上的精神现象,这些都存而不论。他只是讨论“一般的”精神现象,这种精神现象可能属于上帝也可能属于人(或者属于外星人),这是不确定的,他也不关心。也许两者都可以包括进来,因为上帝就体现在人的身上。因此,在这里所谈论的就是“一般的”精神现象。精神在人类历史中体现出形形色色的现象和事实,如历史事实、社会事实等等,黑格尔将这样的一些东西都放在括号里面,不去探讨它,只探讨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结构和层次。我们在读《精神现象学》的时候,会发现一个特点,就是全篇几乎没有一个人名和地名,没有一个具体的历史事实。黑格尔在这里从不点名,而是交给人们去猜测,这是我们读《精神现象学》感到最难理解的地方。他明明是在批判法国大革命,批判康德,有时也讲十字军,征引歌德的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