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11购物狂欢:揭秘那些标题党的套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11购物狂欢:揭秘那些标题党的套路

引用
数英digitaling
11
来源
1.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250710.html
2.
https://www.moj.gov.cn/pub/sfbgwapp/bnywapp/202403/t20240319_496334.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1A0831U00
4.
https://xh.newrank.cn/help/z/931AEFCB57B5A1327CBA7665760779F1
5.
https://36kr.com/p/2668142712890113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507544
7.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805183
8.
https://www.27sem.com/article/8353
9.
https://cn.strikingly.com/blog/posts/avoid-fake-news-10-ways-spot-misinformation
10.
https://www.xwpx.com/article/2024/0628/article_70825.html
11.
https://m.66law.cn/laws/3445307.aspx

双11前夕,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然而,在这波购物热潮中,一些商家却玩起了“标题党”的把戏,用夸张或误导性的标题吸引点击。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些标题党的套路,帮助你在购物时保持理性,避免被虚假宣传所迷惑。

01

双11期间的虚假宣传案例

最近,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的遭遇。她看到一个名为“晟韬(淄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机构在微信公众号“千芸科技”上推广“全链路设计剪辑高阶班”,宣称只需50元报名费就能学习高端剪辑课程。然而,当她要求退学时,该机构却声称她已经学了两节课,需要支付540元服务费和180元课时费。事实上,她只是点击了一下链接,并没有实际观看任何课程内容。

类似这样的案例在双11期间屡见不鲜。一些商家利用夸张的标题和虚假的承诺,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那么,这些标题党都有哪些常见的套路呢?

02

标题党的常见套路

  1. 画饼型标题:这类标题通常承诺一些看似简单却能带来惊人效果的方法。比如“10天瘦10斤的神奇减肥法”、“3步打造完美肌肤”等。它们利用人们对美好结果的渴望,吸引点击。

  2. 不看会亏型标题:“正打算贷款买房的,要注意啦!3个购房陷阱可能让你面临巨大损失!”、“备婚新娘必看!这些婚品买不得!”这类标题通过制造紧迫感和危机感,迫使用户点击阅读。

  3. 数字型标题:数字能够快速吸引眼球,因此很多标题党都喜欢用数字开头。“6个让你瘦下来的妙招”、“1000运营人亲测的5个增粉技巧”等,通过具体数字增加可信度。

  4. 反认知型标题:“你不知道的真相:95%的人都忽略了这个重要信息”、“颠覆你认知的10个健康误区”等,通过挑战常识来吸引注意力。

  5. 提问型标题:“为什么只有3%的人能点开他们看到的广告?”、“如何在5分钟内学会谈判?”这类标题通过提问引发读者思考,增加互动性。

03

如何辨别标题党

面对这些眼花缭乱的标题,我们该如何辨别真假呢?

  1. 评估消息来源:检查发布信息的网站或平台是否可信。正规的新闻机构和知名电商平台相对更可靠。

  2. 交叉验证事实:通过多个可靠来源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如果只有一家媒体或平台在报道,那就要格外小心了。

  3. 分析标题:过于夸张或带有明显营销性质的标题往往不可信。如果标题看起来太美好而不真实,那很可能就是标题党。

  4. 检查内容:仔细阅读文章内容,看是否与标题相符。如果内容空洞或与标题完全不符,那就可以断定是标题党了。

  5. 注意时效性:检查信息的发布日期,过期信息往往已经失去参考价值。

0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

根据最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宣传,不得利用技术手段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如果发现虚假宣传行为,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2. 向有关行政部门举报
  3. 通过法律诉讼途径解决

根据条例规定,对于虚假宣传行为,最高可处以无期徒刑。因此,一旦发现虚假宣传,一定要及时维权。

05

理性购物,远离虚假宣传

双11期间,面对各种促销活动和营销信息,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被夸张的标题和虚假的承诺所迷惑,要仔细甄别信息的真实性,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和平台。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进行消费,不要盲目跟风。

记住,购物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而不是被各种营销手段牵着鼻子走。让我们一起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远离虚假宣传,享受真正的购物乐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