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网民因使用VPN被罚,专家:绕过网络审查属违法行为
广东韶关网民因使用VPN被罚,专家:绕过网络审查属违法行为
近日,广东韶关市网民朱某因使用VPN“翻墙”访问境外网站,被公安机关处以警告和罚款。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中国“翻墙”行为合法性的广泛讨论。
事件回顾与法律依据
根据警方通报,朱某自2018年8月至12月期间,使用自己的手机安装“翻墙”软件APP,连接自己的宽带进行“翻墙”,浏览外国网站,其最近一周的登录次数高达487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计算机信息网络直接进行国际联网,必须使用邮电部国家公用电信网提供的国际出入口信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建立或者使用其他信道进行国际联网”。公安机关据此对朱某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元罚款。
社会影响与警示意义
这一处罚案例并非孤例。2024年8月,福建宁德市通报了一起类似案件,一男子因四年前使用VPN浏览境外网站被行政处罚。这些案例表明,公安机关对“翻墙”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涉及的地区也越来越广泛。
此类处罚案例对公众具有重要警示意义。一方面,它提醒广大网民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要心存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国家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秩序的决心。正如专家所指出的,虽然VPN技术本身并不违法,但将其用于绕过网络审查、访问被禁止的境外网站则属于违法行为。
现实状况与深层思考
尽管法律法规明确禁止,但仍有不少网民通过各种方式尝试访问境外网站。这背后折射出对网络自由与信息安全的深层思考。一方面,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特征使得人们渴望获取更多元的信息;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秩序也需要得到有效维护。
从近期的案例来看,被处罚的网民中既有出于好奇而尝试“翻墙”的普通用户,也有利用VPN从事非法活动的不法分子。这说明,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监管不仅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也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结语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自由并非没有边界,任何行为都应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对于普通网民而言,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随意尝试“翻墙”等违法行为;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则需要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同时,不断优化网络环境,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并非完全禁止访问境外网站,而是对非法“翻墙”行为进行打击。企业和个人如有合法需求,可通过申请国际专线、使用合法VPN服务等正规渠道实现国际联网。只有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网络治理,才能真正构建起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