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活熊取胆:从残忍到替代的艰难转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活熊取胆:从残忍到替代的艰难转型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M6OUKJK05568PEY.html

在亚洲传统医学中,熊胆被视作珍贵药材,其提取过程却异常残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熊胆的研究为这一传统医学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本文将为您揭示活熊取胆的历史、过程以及替代品的研究进展。

穿上一个特制的马甲,被一根管子直通胆囊,每天有人将这根管子捅开获取新鲜的胆汁,身上的伤口没有愈合的时候,疼到咬烂自己的手掌。
这就是胆熊的一生,而在它身上取出来的胆汁就是熊胆粉的来源。
最后因为这项活动过于残忍逐渐被取消,那么曾经被取走胆汁的熊现在怎么样了?

熊胆的作用
活熊取胆起源于20世纪初,一般用来取胆的熊是没有品种的限制。
黑熊,棕熊都可以被称为胆熊,都能用来取胆,这些熊是被人为驯养的,专门用来“胆汁抽取”。

熊胆本来就是熊身上的一部分,对熊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分泌粘液,保护黏膜,而胆汁不仅能排解熊产生的废物还能促进熊的消化。
但在亚洲的传统医学中有一个共识,就是将熊的胆汁当作一味重要且珍贵的药物,通常有清肝明目、杀虫清热、利胆化痰的疗效。
秉承着“物以稀为贵”的说法,熊胆在医药市场上最为惊艳,地位甚至超过了千年的野灵芝。

由于培养熊类动物过程十分的繁琐,所以最早一批用来取胆的熊都是在野外捕捉到的。
因为不适应家养的环境,所以在刚被捕后,这些熊就会展现出熊的野性,为了能够驯服它们,这些饲养员就采取一些手段来磨灭它们。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熊,产出的胆汁是一般熊产量的一倍。
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胆汁,他们就会通过折磨熊的方式来达到增量。
首先是熊的生存空间,像这样的大型动物,一般对自己的领地要求很高,就连母熊都要有数百里的领地。

但饲养员会将它们关在适合它们的牢笼里,这样的牢笼刚好能将它们关起来,并没有一点缝隙,然后再将这牢笼放在黑漆漆的地下室。
嘈杂幽暗的环境,更能让熊的情绪一直保持在紧张的状态。
还有在饲养员的心中一直坚信,只有少吃、少喝才能让它们的胆汁分泌的更多,还能节省不少饲养成本。
最令胆熊煎熬的,还不是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而是获取胆汁的过程。

活熊取胆
他们会先往熊身上套上一种特殊的马甲,这样的话,熊就没有办法动弹了。
这个马甲有个缺点,就是不透气,熊穿上之后十分闷热,加上跳蚤虱子横行,它们就会瘙痒难耐,却没有办法去挠。
不管是多么凶猛的熊,在这个刑具下依旧会变得狼狈不堪。
这还不是残忍的时候,最残忍的时候是正式取胆汁。

取胆汁时,不会给熊打麻药,饲养员将铁环勾住熊的脖子和四肢,固定住之后,在熊肚子上剃一片毛。
在那片没有毛的地方,拉开一个口子,因为胆汁是重复取的,所以这个伤口是没有愈合的时候。
在取胆汁的时候,就在伤口上插进一根软管,直通熊的内胆,然后将针筒插进塑料软管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胆汁的时间也十分的漫长,针筒并不是一直在抽取,而是时抽时停,就是为了等待胆汁的积累。
抽胆汁的时间一般持续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里熊是非常痛苦的,它的惨叫也会随着针管的抽停而起伏。

就这样一场令人发指的“取胆”过程,胆熊们平均一生要经历数十场,以至于很多胆熊在后期陷入崩溃,甚至依靠撕咬自己的熊掌来缓解疼痛。
后来为了让熊不再伤害熊掌,饲养员就在熊嘴上安装一个铁笼,让它没有办法张开嘴,这只有在吃饭时才会给打开。
他们还会在熊掌上涂上一种特殊的药膏,这样能让它们感到恐惧,避免咬伤熊掌。

有的时候会有熊实在忍受不了这样的痛苦,就会挣脱身上的束缚,拼命地撕扯着肚子上的伤口,最后肝肠都被撕扯出来,血不停的流,直到死亡。
这时,作为饲养员就会让其他人将熊掌砍下来,因为熊掌只有活砍才最有价值,就这样,活砍下来的熊掌成为餐桌上的珍馐美味。

在这样的折磨下,对于胆熊来说,死就代表了解脱。
其实除了胆汁外,人们还打起了熊胆的主意,将熊胆取出来晾晒,也变成了药引的一部分。
当然在胆囊里,也会存在着干燥的胆汁,这就是“胆仁”,这也是黑市里让人最痴狂的“暴力来源”。

熊胆的“平替”
我国以熊胆入药的形式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一直被中医视作珍贵的药材,最早出现在唐代的《药性论》。
“熊胆,臣,恶防己、地黄。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
同时在《本草纲目》里也记载了熊胆的功能。

但这个时候人们取熊胆的方式,还是捕猎后将熊杀掉,采用一次性取胆的方式。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朝鲜人发明了活熊取胆的方式,后来传到我国的。
但在一些环保主义者看来,这种行为不仅有违人道,也不利于后期医学的长期发展。
所以科学家开始研究人工熊胆,在上个世纪90年代,科学家就开始研究。

20年后,这项研究才算成功,可一直因为其他原因总是得不到批准。
科学家先是收集了三种优质的天然熊胆,然后从放生学的角度,将它们解剖研究,在确定了人工熊胆的成分以及化学结构后,在接下来的6年里,开始了漫长的研究。

1989年2月,研究成果上报给了负责药品审批的管理局,并申请二期临床,1990年,科学家在拿到二期临床的批文后,发现里面有一句话,预示着 人工熊胆的研发最后一步永远也走不完。
“引流熊胆产量已满足药材所需,也请开发时综合考虑”
后来将二期试验结果送上去后,果然没有得到通过,被要求再次补充临床试验。

就这样在停停做做中,人工熊胆被研制了出来,无论是治疗急性扁桃体还是肝火亢盛高血压,人工的和天然的熊胆在疗效上面没有明显的差距。
除了这种人工研究的熊胆,其实一些中药材也能替代熊胆。
但一切的方法只能替代或者创新活熊取胆,并不能全面禁止,因为一旦禁止了这种方法,会有更多不规范的取胆方法在大家不知道的地方进行,也会有更多的人对野外的熊下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