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非遗之魅】朝鲜族传统唢呐艺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非遗之魅】朝鲜族传统唢呐艺术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2818411_121123804


朝鲜族传统唢呐艺术是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单位为延边歌舞团(延边话剧团)。朝鲜族传统唢呐是双簧气鸣乐器,古称大平箫、太平箫,又称为唢呐,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朝鲜族传统唢呐使用芦苇哨片(塑料管)、8孔(前7后1)的木管、铜喇叭碗构成,常挂上流苏做装饰,规格长29厘米。唢呐的音色清脆悦耳,很有号召力。自然音阶的指法与其他管乐的指法大致相同,演奏方便,因此可担当快节奏的演奏。


在古代,唢呐用于军乐、祭礼乐、农乐,后来沿用于民乐独奏、重奏、农乐舞伴奏,能够演绎民谣、散调,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和现代创作音乐等多种形式。在朝鲜族农乐舞中,唢呐是主要的旋律乐器,具有带动场面走向高潮的作用。在传统的农乐舞当中,锣和钲是主要的长短节拍乐器,唢呐跟随锣、钲的长短调子变换旋律,像军队的号角一样增强号召力,绽放舞者的激情,使舞姿更为欢快、舒畅。如今唢呐更多的应用于民乐演奏,形成了具有时代美感和民族风情的音乐艺术,发挥出其独特的演奏效果。


延边歌舞团演奏员安龙哲一直从事朝鲜族传统唢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工作。他毕业于延边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为省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协会理事、省音乐家协会打击乐协会理事,曾获得2012年朝鲜族民族器乐比赛金奖、第二届中国朝鲜族传统音乐舞蹈大赛金奖、2022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大赛希望之星等荣誉;参与国家文化部非遗全国巡演展、央视等数十家媒体节目录制与录音合成;受邀参加上海民族乐团、香港民族乐团等团体的演出活动。


安龙哲表示,朝鲜族传统唢呐是历史性、艺术性、实用性等特征突出的传统乐器之一,在朝鲜族传统农乐艺术和民乐演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独特的音色和节奏,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欢快愉悦的心境和豪放强烈的感召力,反映了向往美好生活的朴实心愿。

近年来,安龙哲在完成歌舞团演出任务的同时,还走进学校、社团等,开展朝鲜族传统唢呐艺术的教学和普及工作,经常有外地艺术团体前来学习,安龙哲都热情欢迎、耐心讲解。“作为一名演员,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责无旁贷。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传统艺术受到更多关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学习的队伍中来,我将尽我所能去传授,让更多人了解和认知朝鲜族传统艺术。”安龙哲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