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急救指南:RICE vs POLICEMM
踝关节扭伤急救指南:RICE vs POLICEMM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正确的处理方法对恢复至关重要。传统的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已被欧洲骨折和软组织损伤一体化治疗理念提出的POLICEMM原则所取代。这一新原则包括保护受伤部位、最适负重、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措施。了解并应用这些科学的方法,能有效缩短康复周期,避免留下慢性后遗症。
RICE vs POLICEMM:两种处理原则的对比
传统的RICE原则由运动医学医生Gabe Mirkin在1978年提出,具体内容包括:
- Rest(休息):避免使用受伤部位
- Ice(冰敷):使用冰袋冷敷受伤区域,缓解疼痛和肿胀
- Compression(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包扎,减少肿胀并提供支撑
- Elevation(抬高患肢):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血液回流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完全休息和过度冰敷可能延缓愈合。因此,欧洲骨折和软组织损伤一体化治疗理念提出了更科学的POLICEMM原则:
- Protection(保护):避免二次伤害,必要时使用支具固定
- OLoading(适当负重):根据耐受度逐渐恢复活动
- Ice(冰敷):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20分钟
- Compression(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减少肿胀
- Elevation(抬高患肢):将脚抬至心脏水平以上
- Modalities(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疗法等
- Medication(药物治疗):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和消炎药
POLICEMM原则的具体应用
保护性负重:与RICE原则中的完全休息不同,POLICEMM强调在保护下尽早进行适度活动。研究表明,适度的关节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愈合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活动应在无痛范围内进行,避免加重损伤。
冰敷:在伤后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20分钟,可以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但要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放在皮肤上,以免造成冻伤。
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包扎,可以减少肿胀并提供支撑。但要注意包扎的松紧度,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
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脚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物理治疗:在急性期过后,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疗法、电疗等,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
药物治疗:对于疼痛和炎症,可以使用非处方药如布洛芬、酮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对于轻至中度疼痛,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外用药如云南白药气雾剂、红花油等也有助于活血化瘀和缓解疼痛。
康复与预防
康复训练:在急性期过后,应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这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再次损伤。
佩戴护踝:在活动或运动时佩戴护踝,可以提供额外支撑,降低再次受伤的风险。
避免过度休息:过度休息会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应尽早进行适度活动。
注意饮食和营养: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组织修复。同时,维生素C和锌等营养素对伤口愈合也很重要。
及时就医: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排除骨折等严重损伤。
踝关节扭伤的正确处理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指导。POLICEMM原则提供了更全面、更科学的处理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更快恢复,避免留下慢性后遗症。在处理过程中,应避免传统误区,如过度休息和过度冰敷,同时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