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增持黄金背后:全球购金潮与金价新高
中国央行增持黄金背后:全球购金潮与金价新高
2024年,中国央行再次大幅增持黄金,全年增加44.17吨,黄金储备总量达到2279.57吨,位居全球第六。这一举动不仅反映了中国对黄金市场的信心,也折射出全球央行对黄金储备的重视。
全球央行掀起“购金潮”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调查,2023年全球央行增持黄金1037吨,仅次于2022年1082吨的历史新高。在2024年的调查中,有29%的受访央行表示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黄金储备,这一比例创下2018年启动调查以来的新高。
黄金价格持续攀升
2024年,黄金市场表现抢眼。金价从年初的2000美元/盎司一路飙升至2800美元,全年涨幅高达26%。进入2025年,黄金涨势不减,春节期间更是突破2800美元关口,最高触及2870美元/盎司。
多家机构对黄金前景持乐观态度。花旗银行预测,受贸易关税影响,未来6-12个月金价有望升至3000美元/盎司。高盛则认为,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将推动金价在2026年第二季度达到3000美元。中金公司也预计金价将在2025年突破3000美元大关。
央行增持背后的逻辑
各国央行为何纷纷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优化储备结构:目前中国黄金储备占国际储备的比重仅为5.5%,远低于全球15%的平均水平。增持黄金有助于优化储备结构,分散风险。
增强货币信用:黄金作为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增持黄金可以提升主权货币的信用,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应对不确定性:在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经济不确定增加的背景下,黄金的避险属性凸显。增持黄金有助于应对可能的国际政治经济变化。
黄金市场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黄金市场仍具有较大上涨空间。从长期来看,金价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历史高点为2024年5月的2449.93美元。大多数专业分析师预测,2024年金价有望突破2300美元,2024年至2030年期间,价格甚至可能突破4000美元。
支撑黄金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包括:
地缘政治风险:乌克兰危机、中东冲突等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推动各国央行增加黄金储备。
经济衰退担忧:欧美主要经济体出现衰退迹象,企业破产数量增加,投资者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
央行货币政策: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可能在2024年降息,低利率环境将提振黄金投资需求。
去美元化趋势:俄乌冲突后,一些国家开始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转而增加黄金储备。
结语
在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中国央行的增持行动,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未来,随着全球央行持续购金、投资者需求增加,黄金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强劲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