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打卡:宽窄巷子&锦里的深度游攻略
五一打卡:宽窄巷子&锦里的深度游攻略
2025年春节期间,成都的宽窄巷子和锦里再次成为游客们的热门打卡地。宽窄巷子的非遗互动摊位前排起长队,夜游锦江东门码头人头攒动,大熊猫基地里外籍游客举着相机捕捉"国宝"啃竹笋的憨态......这个春节,成都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同时入境游市场也表现突出。据航旅纵横平台此前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2025年1月28日至2月4日)入境热门目的地top10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杭州、厦门、昆明、南京、青岛。其中,成都排名第四。
宽窄巷子:感受成都的慢生活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的古街组成,占地60余亩,是中国唯一保护最完整的清代古街道。这里曾经是满城的驻防地,如今已成为展现成都慢生活的文化地标。
历史渊源
宽窄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当时,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定西藏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在千年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当年的满城城内的建筑布局、衙门设置、营房方位都严格按照八旗军的传统方式来安排,以现在的金河宾馆为头,沿长顺街平行排列修建,共有官街8条,兵街42条,形似蜈蚣。历经了300余年的风雨,如今只剩下我们眼前的宽、窄、井这三条巷子以及“鱼刺”状的街巷空间格局。
三大巷子特色
宽巷子以木构建筑为主,保留了较多的老建筑,以及掩映其间的老门头、老花窗、翘飞檐、青石路、参天大树等,共同构造了传统闲适的成都生活韵味。窄巷子的建筑风格较为西洋化,这是因为1856年,法国传教士洪广化曾住于此,一些外国人为了寻求教会的庇佑,也来到窄巷子购买房屋并生活居住。以至于现在的窄巷子建筑看起来颇有西式风格。根据这样的特点,窄巷子植入的元素也更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成都小吃、火锅、糖人、糖画、书店,也有西式的简餐、咖啡、酒吧。井巷子目前主要展示的是墙体砖文化博物馆。1946年出生的本土名雕塑家朱成,是井巷子墙体砖文化墙的作者。墙体砖上的所有砖块均从成都各地精心收集而来,经朱成老师的手,四万块砖变成了老成都的历史画卷。朱成说,“历朝历代在少城里的故事,全都在这些砖里头。”砖的大小、颜色、厚薄均有差别,混砌一段后一看,果然沧桑,“但有力量感”。从这些老砖老墙老图中,大家能更加充分的感受到成都这座城市的变化以及宽窄巷子的前世今生。
必打卡点
- 网红熊猫爷爷:位于少城小学对面,节假日可能会比较拥挤,建议早点去。这里不仅有可爱的熊猫玩偶,还能与熊猫爷爷合影留念。
倒立熊猫:位于52toys店内,独特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
泡泡马特:隐藏在古建筑中的一家潮玩店,东西很可爱,价格也适中。
宽窄巷子停车场:经过改造的私家停车场,变成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打卡点。
星巴克外宽窄凳子:坐在八仙桌上喝咖啡,体验中西合璧的成都生活方式。
好利来成都logo店:创意十足的店面设计,是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
奎星楼街:宽窄巷子旁边的小吃街,本地人都爱去,尤其那家超火的熊猫奶茶店必打卡!
宽窄巷子里面各个饭馆都很有特色,晒秋、老成都喝茶各种风格超出片,而且店员都超热情,很欢迎免费打卡,哈哈~
小贴士
- 最佳游览时间:建议上午10点左右到达,可以避开人流高峰。
- 交通: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口下车即达。
- 开放时间:全年全天开放,建议游览2-3小时。
锦里:三国文化的活名片
锦里古街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基础,内容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不仅展示了四川民俗文化的精髓,还延伸了三国文化。[1][3]
锦里的名称来源于三国蜀汉时期成都的别称“锦城”,当时的锦里位于成都南门外夷里桥一带,即锦江南岸,该区既是织锦生产区,又是锦工聚居地,被誉为“西蜀第一街”。锦里是原遗址区域的浓缩,并于2004年一期建成后免费对外开放,后武侯祠又在锦里一期的基础上修建了锦里二期,锦里二期引水入街,增添了园林景观和庭院景色,形成“水岸锦里”的新景观,并于2009年1月对外开放,主要景点包括锦里古街、古戏台、九品小吃街、诸葛井、黄龙潭等。[4][5][6]
锦里是成都的城市名片,“拜武侯• 泡锦里”更是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并先后获得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四川省特色商业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旅游频道推荐的21个全球最美街区之一等称号。[1][7]
名称由来
锦里,又称锦官城。号称“西蜀第一街”,被誉为“成都版的清明上河图。”这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红万妆”,这句韦庄的名句,只有到了锦里,才能体会得更深。不过,冷丝不仅仅感受到的是三国时期的文化景观,倒还感觉到了盛唐的盛景。
传说中的锦里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候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
来过锦里的人很多,能够说清楚为何称之为“锦里”的人并不多,这其中的奥妙在哪里?“锦里”名字由来就源于锦官城,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中写道“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日锦里也。”锦里作为成都的代称。
锦里,有“成都第一街”之称,其实就坐落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旁。锦里的街道布局井然有序,给人的感觉很本土,在这里既可以找到成都的所有小吃,又可以看到川剧的精髓——变脸。循着古琴飘来的乐声,你会发现一位少女正在某处的小桥流水旁聚精会神地弹奏,人声鼎沸的嘈杂声,那一定是在当街摆的一溜餐桌旁的食客们发出来的。
在这里你同样也可以找到浪漫的元素,那挂满同心锁的吊楼是爱情的见证;在酒吧里摇曳的烛光中映衬着情人们的喃喃私语;街边小摊的糖人是孩子们的最爱;不论是在销售吃的还是用的特产小店,你都会看到外地客的身影。
所有来到锦里的人都会在这里找到自己想找到的一种感觉,在漫步中得到一份享受,走的时候再把一份快乐带走。
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如今,锦里被改造为一个集中展示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的民俗风情街区。
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
锦里是成都首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进行综合开发的街区。从物质文化遗产层面看,锦里片区街道两侧的所有建筑均属新建,并不具备历史遗产价值;但锦里充分利用紧邻武侯祠的区位优势,把自己打造成为集中展示三国蜀汉文化和巴蜀民风民俗的民俗风情街区,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承载。所以,冷丝特别钦佩成都人的聪明才智。
水岸锦里继承了西蜀古典园林“文秀清幽”的整体特点,这里全面诠释了成都因水而生,因锦而盛的城市脉络,更重要的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着眼于对物质城市的精神建构。锦里,堪称最市井,最平民,最包容,最典型,原汁原味的成都传统街巷。
在“水岸锦里”中,我们既可体会到“梦的意境,又可以感受到幽雅成都这个时代特情调和现代生活品味。不过,在晚间游玩锦里,仿佛不是在三国和巴蜀,似乎是在盛唐的长安城,眼前都是一片繁华,给人有穿越之感。文图/冷丝
文化体验
- 川剧变脸:锦里有多家茶馆提供免费的川剧变脸表演,是体验四川传统文化的绝佳机会。
- 传统手工艺:可以观赏并购买蜀绣、银花丝、竹编等传统工艺品。
- 三国文化:在古戏台和三国文化馆,可以深入了解三国历史和文化。
美食推荐
- 九品小吃街:汇集了成都最地道的小吃,如三大炮、龙抄手、赖汤圆等。
- 火锅:锦里有多家特色火锅店,可以边吃火锅边欣赏川剧表演。
- 盖碗茶:在锦里的茶馆里,品尝一杯正宗的四川盖碗茶,体验悠闲的成都生活方式。
夜游锦里
夜晚的锦里别有一番风味。灯火辉煌的街道、倒映在水中的建筑、热闹非凡的夜市,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特别推荐晚上7:30的锦江夜游,可以欣赏到河畔茶馆和灯笼点亮的风景。
实用贴士
- 错峰游览:宽窄巷子和锦里都是热门景点,建议工作日前往,避开周末和节假日的人流高峰。
- 文化互动:春节期间,景区会推出系列惠民活动和文化互动体验,可以提前关注景区公告。
- 支付方式:景区支持Alipay+境外钱包支付,方便外籍游客消费。
- 住宿建议:宽窄巷子和锦里周边有不少特色民宿和酒店,可以选择在这里住宿,体验更地道的成都生活。
结语
宽窄巷子和锦里,一个展现成都的慢生活,一个浓缩了三国文化,都是体验最地道成都风情的绝佳去处。无论是白天的闲适,还是夜晚的繁华,这里都能让你感受到成都的独特魅力。这个五一,不妨来一场深度游,细细品味这两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