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白细胞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发病时间,新生儿败血症可分为早发型败血症(EOS)和晚发型败血症(LOS)。EOS通常发生在出生后72小时内,主要由产前或产时感染引起;LOS则发生在出生3天以后,多为院内感染所致。
白细胞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
白细胞计数(WBC)是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之一。研究表明,WBC计数异常(升高或降低)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单一的WBC计数并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WBC计数的诊断标准
根据《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WBC计数的异常范围如下:
- 生后6h至3d:≥25×109/L
- 3d后:≥20×109/L
- 任何日龄:<5×109/L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109/L
值得注意的是,WBC减少比增高更有价值。当WBC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时,应高度警惕新生儿败血症的可能性。
WBC计数与其他诊断指标的关系
除了WBC计数外,其他血液非特异性检查指标,如不成熟中性粒细胞/总中性粒细胞(I/T)比值、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等,也常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其中,I/T比值的阴性预测值高达99%,对排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WBC计数异常常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筛查的初步指标。当发现WBC计数异常时,医生会进一步进行血培养、脑脊液检查等确诊性检查。同时,WBC计数的变化趋势也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妙佑医疗国际的观点
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在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中,虽然没有特别强调WBC计数的具体数值,但明确指出血液检查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在临床实践中,WBC计数异常常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筛查的初步指标。当发现WBC计数异常时,医生会进一步进行血培养、脑脊液检查等确诊性检查。同时,WBC计数的变化趋势也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结语
白细胞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临床医生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家长来说,了解WBC计数的意义有助于更好地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