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镑闪崩,英国脱欧后的金融风暴
英镑闪崩,英国脱欧后的金融风暴
2024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25%-4.5%。这一决定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英镑兑美元出现闪崩,跌幅一度超过6%,触及3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这一幕不禁让人联想到英国脱欧公投以来英镑的坎坷命运。自2016年公投脱欧以来,英镑经历了多次剧烈波动。最近一次是在上周五亚洲早盘交易时段,英镑兑美元出现闪崩,跌幅一度超过6%,触及3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不仅反映了投资者对英镑基本面的悲观情绪,也预示着未来金融市场可能面临更多不确定性。随着英国正式进入“脱欧”程序,英镑的不稳定状态或将持续,引发全球市场的广泛关注。
英国脱欧后的经济困境
英国脱欧已经五年了。当年那些为脱欧而作出的承诺实现了多少?一项调查清楚地展示了人们的态度。本周五是英国政府实施脱欧行动五周年,《独立报》写道:“脱欧支持者承诺开启一个新时代。”然而,五年过去了,这些目标在很多领域都未能实现。
民调机构YouGov于今年1月在当地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55%的受访成年人认为2016年公投脱欧是错误之举,同样比例的人表示会支持重新加入欧盟,只有11%的人认为英国脱欧更为成功,没有失败。英国现在非常流行由“Brexit”和“regret”组合而成的新词“Bregret”。
在评估英国脱欧的影响时,超过六成的英国人认为脱欧是一次失败,只有 11% 的人认为脱欧是一次成功。剩余20%的人持中立态度,认为这既不是成功也不是失败。
脱欧对英国经济的影响尤为显著。根据去年9月伯明翰阿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英国与欧盟的对外贸易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进出口急剧下滑。英国退出欧盟关税同盟和单一市场之后2021年至2023年间,英国对欧盟的商品出口额下降了27%,进口额下降了32%。英国向每个欧盟国家出口的产品种类减少了1645种。这对欧盟内较小经济体的打击比对德国等较大经济体的打击更严重。
英镑闪崩的原因分析
此次英镑闪崩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历史经验来看,货币闪崩通常由心理、经济和系统性因素共同引发。以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为例,当时全球市场出现大幅下跌,一些指数在单日交易中跌幅超过20%。这一事件凸显了市场崩盘背后复杂的触发机制。
具体到此次英镑闪崩,以下几个因素值得重点关注:
美联储降息引发的连锁反应: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后,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只会降息两次,低于此前预测的四次。这一“鹰派”表态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非美货币集体走低。
英国经济基本面恶化:脱欧后的英国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下滑、物价上涨等问题日益严峻。这些基本面因素削弱了投资者对英镑的信心。
市场情绪与技术因素: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加之自动化交易系统的放大效应,进一步加剧了英镑的跌势。
全球市场的影响
此次英镑闪崩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广泛影响:
股市暴跌: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闪崩。道指暴跌超千点,跌2.58%,连续10个交易日下跌,创1974年以来连跌纪录;纳指跳水跌超700点,跌3.56%;标普500指数跌2.95%。
货币市场波动:多个主要经济体货币相对美元走弱。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5关键点位,韩元兑美元跌至2009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日内高点下跌1.2美元,报收72.62美元。黄金现货价格下跌0.72%,至2618.78美元/盎司。
加密货币市场受挫:比特币杀跌超5%,价格逼近10万美元关口;以太坊大跌超6%,狗狗币等大跌超9%。最近24小时,全球共有253601人被爆仓,爆仓总金额为7.02亿美元。
未来展望
随着英国正式进入“脱欧”程序,英镑的不稳定状态或将持续,引发全球市场的广泛关注。英国新首相斯塔默虽然致力于加强与欧洲的联系,但欧英双方的和解进展仍显谨慎。在经济数据变动不大的情况下,预计美联储将暂停降息进行观察,或需等到明年3月的议息会议才能给出较为清晰的指引。
对于投资者而言,此次英镑闪崩再次凸显了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建立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动态,将是应对未来市场波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