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全指南:不同发烧度数与症状的观察照护重点,爸妈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
宝宝发烧全指南:不同发烧度数与症状的观察照护重点,爸妈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
当宝宝发烧时,新手父母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究竟应该立即就医还是可以先观察?如何正确测量体温?使用退烧药有哪些注意事项?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帮助您在宝宝发烧时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当小宝宝发烧,新手父母总会出现紧张情绪,因为宝宝抵抗力较弱,一旦受到病毒或病菌感染,常以发烧症状来表现。至于如何正确测量体温?发烧几度与哪些情况应该立即送医?哪些情况可以继续观察?掌握这些就医警讯,父母不再惊慌失措!
宝宝发烧的原因,不外乎受到病毒或病菌感染,而造成感冒、流感、尿道感染等病症,这些感染疾病在1岁以前很常见。尤其是小宝宝发烧时,新手父母往往就慌了手脚,半夜挂急诊的情况时有所闻,到底发烧几度建议就医呢?
新光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刘明发表示,3个月以下宝宝发烧或宝宝第一天发烧就超过40℃,或是烧退之后再度发烧超过39℃且维持2至3天,以上这3种情况应该立即就医。除此之外,如果是较大宝宝发烧,父母可以观察宝宝的活动力,如果没有合并其他病症,其实不需要过于紧张。
宝宝发烧,正确测量体温方法
“由于新生儿(0~3个月大)的耳壳较小,血管收缩比较敏感,例如吹了冷风就易引起血管收缩,这时测得的耳温结果可能不准确。建议父母可以将耳温枪放在宝宝背部测量,耳温或背温超过38℃以上就算是发烧。”刘明发医师提醒父母,一旦确认新生宝宝有发烧症状,应立即就医。刘明发医师表示,每次测量耳温,应该是两耳都要测量,如果发现两遍耳温相差0.5度,那么应该以耳温高的结果为依据。
此外,门诊中常有父母测得宝宝体温偏高(约37.8℃),就急着带宝宝来就诊,结果发现是由于给宝宝穿太多导致体温增高。刘明发医师提醒父母,在宝宝大哭之后、穿很多衣服或是冬天吹过冷风之后,测量耳温的结果会不太准确,建议应优先安抚宝宝、减少衣服件数、避免处在气温低的环境中,待30分钟之后再测量一次。
“不过,就算宝宝穿得再多,通常体温也不会超过38.5℃以上,因此,若测量结果超过38.5℃,还是必须怀疑有感染的可能,而不是单纯穿得太多引起体温过高。”刘明发医师补充说。
宝宝发烧,父母第一时间内该做的事
确认宝宝发烧了,父母第一时间内应该做些什么?
大部分父母会立刻给宝宝吃药退烧、接着第一时间内挂急诊。刘明发医师表示,发烧虽是生病的警讯,但也是人休免疫机制的正常反应,当人休受到病毒或细菌入侵,会自动将体温提高以杀死病毒、病菌,因此,发烧其实是人休免疫系统为了杀菌所产生的一种自然防禦机制,了解这一点之后,父母面对宝宝发烧,才不会急着跑医院挂急诊或是给宝宝吃特效药,想要让宝宝赶快退烧。
当宝宝发烧时,并不需要立刻挂急诊(但若是3个月以下新生儿,或是第一天发烧体温就超过40℃,或是烧退之后再度发烧超过39℃维持2至3天,应立即就医)。刘明发医师解释说到,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很多,有些病菌或病毒感染有潜伏期,即使立刻送医,医生也未必能马上从发烧症状来正确判断疾病,多數是以症状治疗及观察为原则。
举个例子,宝宝感染婴儿玫瑰疹的典型症状是反覆发烧3~5天,发烧时宝宝会感觉不舒服,但只要烧退了,又会恢复活动力,像是这類情况,如果父母了解原因,就可避免让自己过于紧张或担心。所以,父母应该学习观察并掌握送医的警讯,才不会让自己惊慌失措。
哪些疾病会引起宝宝发烧呢?刘明发医师表示,婴幼儿期常见的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肠病毒、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炎、轮状病毒、肠胃炎等的机率增加,这些疾病都会引起宝宝发烧。此外,婴儿玫瑰疹、川崎氏症,或是细菌感染,例如中耳炎、肺炎、扁桃腺发炎等,也会引起发烧症状。
宝宝发烧,这些情况需立即就医
宝宝发烧需不需要就医?其实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判断。3个月大以下宝宝发烧或是第一天发烧体温就超过40℃,或是烧退了之后又再度发烧超过39℃二至三天,这三种情况都应立即就医。但宝宝满3个月大之后,父母可以观察宝宝退烧之后的活动力、有沒有伴随其他症状,例如咳嗽、呕吐、腹泻、嗜睡等,如有则应立即送医。
但如果宝宝退烧之后活动力良好,吃了退烧药之后,可以先观察一两天,若再度发烧,只要体温仍在39℃以下,可先退烧后继续观察;但若再度发烧到39℃以上,应立即就医。
不过,刘明发医师提醒父母,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还未发展完全,如果有发烧症状,只要超过38℃都应立即就医。此外,宝宝3个月大以后,发烧超过39℃且合并有倦怠、食欲差、嗜睡等症狀,超过10%可能是由严重的感染所引起的,例如败血症、脑膜炎、尿道感染等,通常建议住院检查以确认原因。
宝宝发烧,症状持续要当心
如果宝宝有反复发烧的情况,父母该如何处理?刘明发医师表示,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症状,通常在2~5天内会退烧,但如果发烧症状断断续续超过3~5天,可能合并有细菌感染,或是中耳炎、肺炎等其他病症,有这些情况应返诊确认原因。
此外,伤口感染(例如蚊虫叮咬)、蜂窝性组织炎也会引起发烧,若伤口有红肿热痛现象且合并发烧症状,可能有细菌感染疑虑,也应就医。
“通常发烧3~4天以上,患者合并有头痛、呕吐的症狀,须当心可能是脑膜炎,肠病毒感染也会引起脑炎,导致脑压上升,所以,父母要提高警觉,注意宝宝若合并有其他症状,且活动力变差、昏睡,都应赶紧就医。”刘明发医师解释说。
一般來說,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病症,病程在3天至1週内会痊愈,如果发烧超过1週还没退,或是烧退了之后,其他症状(咳嗽、呕吐、腹泻)还持续存在,建议返诊检查确认原因。
“宝宝生病通常都是以症状治疗为原则,但若症状持续超过1週,例如烧退了,但咳嗽还没好,有可能会演变成支气管炎。此外,宝宝感冒、咳嗽超过一週,也有可能是霉浆菌感染,此病菌是除了肺炎链球菌之外,在2至5岁幼兒发生率次高的感染,若是霉浆菌感染,用对药就能改善,所以,烧退之后如还有其他症状持续超过1週,建议父母仍应带宝宝返诊,再给医师评估。”
宝宝发烧,居家照护这样做
宝宝发烧,需不需要立刻退烧吗?有些父母担心宝宝发烧会烧坏脑袋,而急着退烧;但也有些人认为,应该让宝宝靠著自身的抵抗力,不需要退烧。两种做法到底哪一种才是对宝宝最好的处置方式?
针对以上两种做法,刘明发医师表示,首先,父母应了解发烧不会烧坏脑袋,即使宝宝发烧到40℃,发烧症状並不是造成宝宝脑部受損的元兇,过去在医疗不发达的年代,因为不了解引起宝宝高烧不退的原因,所以才会误以为发高烧会烧坏脑袋。
“当人休受到感染时,体温就会高起来,若细菌或病毒跑到脑部引起脑膜炎、脑炎等病症时,就可能会造成脑部功能受損,也就是俗稱的烧坏脑袋。所以,提醒家长,小宝宝发烧若还有昏睡、大宝宝甚至会喊头痛、高烧不退、伴随呕吐等症狀时,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应儘速就医。”
轻微发烧可物理性退热
至于宝宝发烧时要不要立刻退烧?刘明发医师认为,父母应了解使用退烧药物的正确方式,并观察孩子的情况来判断。如果宝宝有体温偏高情形,但活动力良好且食欲不差,父母不必急着让宝宝吃药退烧。举个例子,若测量孩子体温37.8℃,可以多喝些水,减少衣服件数,并将环境温度调低。刘明发医师表示,也可以给宝宝泡温水澡,约10~20分钟,帮助舒缓体温偏高的不适。
此外,最令父母头疼的是,宝宝发烧通常都在半夜,这时候,父母应记下宝宝发烧的时间、测量体温,并可以先给予退烧药,不需急着半夜跑医院挂急诊。轻微发烧可以考虑采用物理性退热方式,例如退热贴或水枕。不过,6个月以下宝宝不建议使用冰枕,容易引起头部温度过低。
正确使用退烧药物
测量耳温超过38℃就算是发烧,但通常建议若孩子很不舒服且体温超过38.5℃,可以先吃一般退烧药,例如安佳热、普拿疼,有发烧时可以每4至6小时吃一次,剂量需依照宝宝体重调整,不清楚可先咨询小儿科医师。
另外,吃了退烧药之后,超过2小时还是没退烧,且体温超过39℃再使用塞剂或非类固醇退烧药,塞剂的剂量也必须依照宝宝的体重调整。此外,如果烧已经退了,就不需要再吃退烧药。
少量多餐方式进食
宝宝发烧通常会影响食欲,刘明发医师表示,生病时没有胃口是正常的生理反应,若宝宝不想吃,父母不宜勉强,可以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通常烧退了以后,约2天之内宝宝的胃口就会逐渐恢复,但若过了两天宝宝还是不吃,有可能是病症还没好,建议返诊检查。
若宝宝有咳嗽症状,要避免吃冰冷饮食;若是肠胃炎,則要避開甜食及飲料,若肠胃炎伴随严重腹泻,宝宝的肠黏膜已受到破坏,对乳糖吸收不好,配方奶宝宝建议可改喝无乳糖配方;但是,母乳中含有抵抗力和生长因子,可加速宝宝肠道修复,所以应持续哺喂母乳,不需要停喂母乳。
刘明发医师表示,宝宝虽有腹泻但还能进食,有补充营养就会好得快,也比較不会发生脱水现象,但如果宝宝有呕吐症状,需注意采取少量多餐方式,避免一次给宝宝喝太多的水,前2至4个小时内,每15分钟喝15~20c.c.即可,以免一次进食过量液体,容易加劇呕吐现象,影响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