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农商银行取消无卡取现功能,50家银行跟进!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栖霞农商银行取消无卡取现功能,50家银行跟进!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12月1日起,栖霞农商银行正式取消自助设备的无卡取款功能,包括预约取款、扫码取款等。这一举措并非个例,据财联社报道,仅11月以来就有约20家银行宣布限制无卡存取款业务,而年内这一数字已达到50家。这场从国有大行到中小银行的无卡业务调整潮,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无卡取现的风险隐患
无卡取现功能虽然便捷,但其安全性一直备受质疑。根据天眼查数据研究院的分析,无卡存取款操作门槛相对较低,用户仅凭账户信息等即可轻松完成,相较于传统银行卡操作更为简便。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当前银行推出的无卡取款服务主要包括预约取款和扫码取款两种方式。无卡存取款业务允许用户在无需携带实体银行卡的情况下,通过特定方式在ATM机或银行自助设备上完成存取款操作。用户通常需利用手机银行生成的验证码、使用手机号绑定的身份信息或动态密码等手段进行身份验证,从而完成交易。
然而,这种便捷性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在当前电信与网络诈骗频发的背景下,无卡取款业务可能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活动的工具,这也是部分银行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的重要原因之一。杜阳表示,无卡取款依赖动态密码、短信验证码等身份验证手段,但这些信息容易通过钓鱼网站、木马程序或社交软件被窃取,导致资金被盗。此外,无卡取款功能还可能被用于洗钱或转移非法资金,且银行难以追踪真实交易者身份。随着网络攻击手段不断升级,技术漏洞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威胁交易安全。
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传统存取款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中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已达到9.43亿人,同比增长4.28%。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大,2023年移动支付业务达到873.26亿笔,金额283.5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34%和12.01%。
在市场竞争方面,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支付和QQ钱包)占据主导地位,形成双寡头格局。这两家平台不仅用户基数庞大,而且应用场景广泛,品牌影响力强,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第二梯队的云闪付、联动优势等企业虽然在特定领域有一定市场份额,但尚未能撼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领先地位。
银行服务的未来走向
面对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银行也在积极调整服务策略。一方面,银行通过优化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数字化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选择;另一方面,银行也在不断提升智能柜员机、智能存款机等设备的功能,以弥补无卡取款和存款功能的缺失。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银行取消无卡取款业务旨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降低运营成本,特别是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收紧无卡取款业务有助于降低运营风险和成本,将资源集中于主流业务。同时,薛洪言也指出,随着用户身份识别技术的进步,实体卡的不可替代性会越来越小,无卡操作会逐渐成为主流。
对于用户而言,这一变化意味着需要更加重视账户安全。专家建议,用户应定期更换密码,谨慎使用公共Wi-Fi进行金融交易,同时要警惕各类钓鱼网站和诈骗信息。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开通交易提醒、设置交易限额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账户安全性。
栖霞农商银行取消无卡取现功能的举措,反映了银行业在风险管理与用户便利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在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一变化既是银行应对安全挑战的必要之举,也是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