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毛主席遗体为何至今栩栩如生?内部人员揭露真相:不只是药物作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毛主席遗体为何至今栩栩如生?内部人员揭露真相:不只是药物作用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04T9MG05566FWS.html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举国哀痛。在悲痛过后,首要的问题还是毛主席的遗体怎样保存。在众人商议过后决定,用水晶棺将毛主席的遗体保存起来,以供后人瞻仰。直到现在毛主席的遗体还完好无比的存放在纪念堂的水晶棺中,看起来神态安详,面色红润,仿佛只是睡着了一样。

那么毛主席的遗体是做了怎样的处理,才会看起来如此的栩栩如生呢?

1976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三位重要的人物先后离世,也让全国人民的心紧紧的悬了起来。9月9日0时10分,毛泽东病逝在北京。华国锋主席正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答谢宴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来。

接完电话之后,华国锋主席就匆匆离开了宴会,前往中南海。而此时的毛主席已经与世长辞,神态安详的躺着。巨大的悲痛袭来,让华国锋主席久久不能平静,但当务之急还是想好对策,怎样保存毛主席的遗体,于是他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和一众领导商量后事的处理。

在会议上,领导们就遗体怎样保存,以及是否邀请外国来宾前来吊唁等事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毛泽东生前曾经有过遗愿,那就是自己去世之后,直接火葬,然后将骨灰撒在湖里。所以有一部分人认为,应当遵从毛主席的意愿火化。然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精神上的领袖,也是人们心目中的伟人,如果简简单单的火化,实在是太过潦草,应该将毛主席的遗体保存起来,以供后人瞻仰。大会上,一众领导人就这个问题讨论不休,眼看没有停下来的趋势。最终经过讨论,国家领导人直接拍板决定将毛主席的遗体进行永久保存。

决定遗体进行保存之后,领导人很快就成立了遗体保护小组。经过商议之后,决定让卫生部长刘湘屏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党支部书记徐静等人,共同组建主席遗体保护小组。9月11日就要开展毛主席遗体的吊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只有一天的时间。

成立了小组之后,几人就开始商议遗体的防腐方案,徐静先是走到毛主席的床边,仔细观察了主席的面容,接着又打开了盖在主席身上的毛巾,仔细观察了主席的遗体。接着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想要保持遗体的防腐处理,首先就是先把体内的血液抽干,以免后续遗体腐烂,接着几人又在遗体内注射了大量的乙醇,福尔马林和甘油等物质,保证遗体的完好无损。注射了防腐液之后,毛主席的身体迅速的肿胀了起来,这时徐静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毛主席的遗体如此的贵重,几人唯恐有一丝一毫的偏差。他们守在毛主席的遗体前面,亲眼注视着遗体的变化,此时的张炳常表示,肿胀只是暂时的,24小时后之后就会慢慢的恢复正常。果然到了24小时之后,遗体已经变得完好如初了。处置好遗体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将毛主席放置在哪里的问题。9月11日凌晨,众人将主席的遗体从中南海转移到了人民大会堂内,一直持续到9月17日。

毛主席的遗体几十年仍旧栩栩如生,到底是怎样保存的呢?对此参与者韩伯平给出了答案,那到底是如何保存的呢?但此时对于遗体保护小组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瞻仰活动进行没几天,他们就发现事情有些不妙。因为人民大会堂内部的温度始终降不下来,大会堂里面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众人之间谈话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更多,当时还是9月份的天气,在北京这个天气还是有些炎热的,所以室内温度经常维持在15度不下去。

但这对于保存遗体来说是大大不利的,此时负责人古牧找来了制冷的专家,想要共同商讨出一个完美的对策。为了保证前来瞻仰的人能完整的看到毛主席的遗容,众人决定打造一口玻璃棺,此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孙中山先生逝世时的玻璃棺。

玻璃棺材在慈云寺,负责人匆匆赶往慈云寺打开棺材一看,发现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使用。这时制作一个玻璃棺材又来不及,怎么办呢?此时只有北京的一个小厂有条件做一个有机玻璃棺,但是他们家只有1.6米的玻璃板,而制作棺材最少需要2.2米的长度。为了能够完成任务,工厂的人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连夜将有机玻璃粘合在一起,做出来了2.2.米长的有机玻璃,并且赶制出了一顶玻璃棺。有了玻璃棺之后,就可以将毛主席的遗容和众多来瞻仰的人隔绝开来,但此时棺内的温度还是没有达到标准。众多专家商议过后,北京市纪委专家谢飘同志和众多的半导体专家,紧接着制作出了半导体降温设备,才终于将棺内的温度始终维持在6,7摄氏度。

众人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来一点。瞻仰活动进行期间,人们都对毛主席进行了无尽的缅怀,直到9月18日,追悼大会结束,遗体保护小组开始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那就是怎样将遗体进行永久保存。北京冷冻机厂专门为毛主席打造了一间769保护室,准备秘密进行来保存毛主席的遗体,而这个名字的命名由来寓意则是毛主席是在1976年9月逝世的。为了能让毛主席的遗体能够进行永久的保存,多位领导经过讨论表明,一定要找时间打造一顶防腐棺材。

他们首先考虑的就是使用檀香木这种上等木材来保存遗体,但很快就被否定了。在经过多方商讨之后,众人决定用透明的水晶棺来保存毛主席的遗体。

这样既可以用来保存遗体,还能供后人瞻仰,将毛主席用在记在心中。而此时,毛主席的遗体也被移送到了769保护室里,被送到769密闭室内,毛主席的遗体就被浸泡在一种药液中,用来保证遗体的完整不腐,紧接着就是水晶棺的制作。1976年9月13日,一项复杂而又伟大的工作开始了。水晶棺顾名思义,材质必须由全部的水晶完成,韩伯平首当其冲的将这个任务包揽了过来。9月20日,中央成立了遗体保护小组,并且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专家,来讨论遗体有效的解决办法。在会议上,有人指出,可以参考当年马王堆千年不腐女尸的经验,这样可以保证遗体保存的完整度。伟大的毛主席领袖已经逝世47年,为何如今他的遗体还是栩栩如生,参与者韩伯平解开了真相,原来不仅仅是药物的作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水晶棺的材质必须要保证纯度和材质,不仅要干净无尘,还要能够防腐,甚至也要能够抗震,抵抗各种自然灾害。1976年9月11日,北京六零八原光学设计研究室副主任李佳英接到了来自中央领导局的电话,制作水晶棺的任务交到了他的手上。

人造水晶也就是石英玻璃,需要用高纯度的石英沙经过高温炼制才能形成,在加工上面具有不小的难度。加工难度是一方面,还需要保证水晶棺的造型庄严大气,以供后人敬仰。各地制作水晶玻璃的工厂得到消息之后,都纷纷集思广益,画出了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水晶棺造型,一经中央采用,水晶棺就会紧锣密鼓的开始制作。而中央领导人在经过反复的对比之后,最终选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水晶棺造型。

在这之前,中国还从未有人制作出这样的水晶棺,也就是说,所有的人都是从头开始。经过众人的讨论决定进行光学玻璃的制作,不过在国内,烧铸这样的玻璃还是史无前例,为了能够进行确保烧铸过程的完整无误,技术人员还有领导一直驻扎在现场,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在烧铸过程中,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玻璃经常会有裂纹,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美观性,相关技术人员经过每日每日的试验和测试,才终于找到了防止玻璃裂纹的方法。

那段时间,领导就连吃住都待在了工厂里,目的就是将这项伟大而又庄严的工程尽量做到完美。工人们全部都集中精力,负责这项工艺的曹金瑞师傅都说道,水晶的焊接是一项技术活儿,只要熔点达到2000摄氏度的时候,必须保证在那一刻连接上才算是完美,当地的工人每天接触2000摄氏度的高温,即使降温措施做的再好,一天下来也累的喘着粗气。不过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为了敬爱的毛主席,所以一切都是值得的!在众多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1977年的我3月份,水晶棺已经初步成型。但此时有一个问题向他们迎来,那就是水晶棺因为材质问题,在光线的折射下,棺内折射出了多个毛主席的造型!

遗憾的是,初步成型的水晶棺被淘汰了,接下来人们将吸取教训,研制出了光学美容的技术。光学美容就是通过对特殊的点投射出彩色的光线,可以改变人们的面部色彩,从而让棺内的人看起来栩栩如生。这次人们有了上次的经验,在制作完成水晶棺之后,在上面镀了一层膜,防止光线折射,又利用了光学美容的技术,让毛主席的遗体看起来生动无比,就像是睡着了一样。1977年的9月9日,水晶棺终于制作完成,而毛主席的遗体也将永远的存放在那里。看着毛主席静静的躺在棺材内,人们的心中只有深深的敬仰之情!虽然伟大的毛主席领袖安息了,但是他永远是人们的精神领袖,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